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覆霜操.成,古之愚人也。余将吊其藏,而其骨毛爪齿既已化为飞尘,荡为冷风矣,而况于椁乎。使魋而无知也,余虽鼓琴而歌,可也。使魋而有知也,闻余鼓琴而歌,知哀乐之不可常,物化之无日也,其愚岂不少瘳乎。二三子喟然而叹,乃歌曰。歌阙而去。从游者八人,毕仲孙、舒焕、寇昌朝、王适、王遹、王肄、轼之子迈、焕之子彦举》
《覆霜操.成,古之愚人也。余将吊其藏,而其骨毛爪齿既已化为飞尘,荡为冷风矣,而况于椁乎。使魋而无知也,余虽鼓琴而歌,可也。使魋而有知也,闻余鼓琴而歌,知哀乐之不可常,物化之无日也,其愚岂不少瘳乎。二三子喟然而叹,乃歌曰。歌阙而去。从游者八人,毕仲孙、舒焕、寇昌朝、王适、王遹、王肄、轼之子迈、焕之子彦举》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押[齐]韵

桓山之上。维石嵯峨兮。司马之恶。与石不磨兮。

桓山之下。维水瀰瀰兮。司马之藏。与水皆逝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磨(bù mó)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坚定不移,不受外界诱惑和困扰。

嵯峨(cuó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覆霜操》节选部分,通过描绘桓山上的岩石和下方流水,象征了人生的短暂与变迁。"司马之恶,与石不磨"暗指司马的罪行如同不能磨灭的石头,暗示其恶行终将暴露;"司马之藏,与水皆逝"则比喻他的罪行如流水般消逝,难以持久。诗人以桓山之景寓言,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感慨。

后半部分,诗人吊唁古人,感叹生命消亡后的无痕,设想如果死者有知,听到琴声歌声,或许能理解哀乐无常、万物变化的道理,从而减轻其愚昧。最后,诗人与友人一同感叹,唱完歌后离去,体现了对生死、智慧的深沉思考。

苏轼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深沉,此诗融合了哲理与个人情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诣黑龙潭祈雨

麦收三月语虚谈,祈泽仍兹叩碧潭。

每到有求神亦倦,惟诚斯格我犹惭。

民依自昔相为重,天宠由来未敢贪。

切切陈衷引领望,密云嘉澍霈恩覃。

(0)

时哉行

时哉时哉,古胡为而亟去,今胡为而亟来。

来者不可驻,去者不可回。

百年三万六千日,在呼吸间瞥眼才。

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彼胜于此,渭浊泾清。

未可忘物,漫云齐年。

惟予月将日就,君子夕惕朝乾。

岂无达语,非法不言。

(0)

过卢沟桥·其二

汛过桃花涨影退,上流犹自易堤防。

北南下口屡迁就,惭愧终无永逸方。

(0)

三月四日谒陵起程是日复雨途中得句

拜寝平明始发镳,祁祁嘉霔继前朝。

疑将信半有如是,愓与慰深转不聊。

陇首红鲜杏濯蕊,町边绿润麦抽苗。

烟中塔影浑难辨,潞水当前忽见桥。

(0)

题沈周虎邱图

徘徊松下独题诗,客去人来落后期。

大似桐庐已发棹,彦升方至富阳时。

(0)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

翰墨观灯例翼辰,上元过始魄盈轮。

景酬雪月叨天贶,情洽堂廉引席珍。

率寓铭盘歌一阕,讵听侧弁酒三巡。

载咨鱼雅摛毫侣,可念贤劳执锐人。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