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之欲去未得去,抱琴登阁聊怡颜。
琴声喷潺湲,意在山之泉。
琴声险欲绝,意在山之巅。
五云之山不须到,劝君但作五云操。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杨杰所作,名为《五云叟琴阁》。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五云山的向往与欣赏,通过琴声的描绘,展现了对山中美景的想象与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的开头“朝望五云山,暮望五云山”,以“朝”和“暮”的时间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五云山的频繁凝视与深深眷恋。这种反复的“望”,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暗示了其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超脱的渴望。
接着,“望之欲去未得去,抱琴登阁聊怡颜”,诗人虽然心向山中,却因某种原因未能亲临其境,只能借助于“抱琴登阁”来暂时满足内心的向往。这里的“琴”不仅是乐器,更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寄托与精神追求。通过“聊怡颜”这一动作,诗人试图在琴声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宁静。
“琴声喷潺湲,意在山之泉”,“琴声险欲绝,意在山之巅”,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将琴声与山中的自然景象相联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与情感的细腻表达。琴声仿佛是山间泉水的流淌,又如攀登至山巅时的壮丽景象,既表现了音乐的美妙,也寓意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追求。
最后,“五云之山不须到,劝君但作五云操”,诗人以“五云操”为题,鼓励读者不必亲自前往,只需通过音乐来感受五云山的美。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超越,也是对艺术与精神追求的一种升华。通过音乐,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达到心灵的共鸣与自由。
综上所述,《五云叟琴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美的探索,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超脱的呼唤。
岩势方急奔,忽踏一履住。
仰失头上鸿,已过溟渤去。
披藤寻竹庵,竹缝磬先度。
敢因人迹希,老藓漫空布。
藉非僧还山,安得入门路?
投我佛杵坚,遂定道心怖。
延我松根床,敲火理茶具。
琴壁不可扪,湿云腻青露。
削落一面山,延留片时煦。
咀嚼空花馨,萧然得遐寓。
古寺压万峰,高阁踞危顶。
平湖返虚照,素壁动松影。
渔洋睇烟外,入夜未肯暝。
胥包隐蘋末,摇泛若鸥迥。
昏钟叩空碧,一曳去荒冷。
劳心冥无倚,悚尔得微警。
星斗错衣带,千灯出人境。
谁知喧扰气,上方已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