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忆蓝光底,青思瀑影边。
岩僧应笑我,细碎种阶前。
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自然哲思的诗。首句“病起见庭石,岂知经夏眠”描绘了诗人在病愈后走出家门,看到了庭院中的石头,这些石头静静地躺在地上,就像是在享受着夏日的午睡。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感悟。
接着,“不能资药价,空自作苔钱”表达了诗人在病中无法出门采药,只能眼看庭石被苔藓覆盖,形同积累的财富。这两句不仅描写了景象,也流露出诗人对健康与疾病、生命力与物质价值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再下来,“翠忆蓝光底,青思瀑影边”中的“翠忆”和“青思”都是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怀念。绿色是大自然生机勃勃的象征,而蓝色的光线与青色的水流,则让人联想到清澈见底的溪流或湖泊,诗人的心灵在这些自然之美中得到滋润。
最后,“岩僧应笑我,细碎种阶前”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一位隐居于山中的僧侣看到诗人这种对自然的小小关注和精心培育,也许会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微笑。这不仅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赞美,也暗示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契合。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病愈后的喜悦心情以及他对于生命、自然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指上蜃楼幻非幻,能令四海朝龙王。
自从皈依入钵盂,水晶宫殿空荒凉。
大青小青龙之子,谪伏崖下千年藏。
青蒲赤鲤能变化,滏口一雨神通张。
膜拜至人求法力,蝘蜓欲脱腥皮囊。
至人慈悲心等夷,磨顶初入选佛场。
如狮如象俱驯伏,洪涛不降田庐殃。
我来欲访尸陀林,卢师坐处荆榛荒。
惟有此石瞰空洞,巨鳌撑柱疑娲皇。
苔纹未蚀也常污,雪花晴积寒无光。
摩挲神晴三叹息,潭波鉴我尘容黄。
何时跏趺此崖傍,会看为霖遍十方,狰狞头角归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