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喜雨写怀·其二》
《夏日喜雨写怀·其二》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过日初长,连朝雨送凉。

捲帘书帖静,开户燕泥香。

赐果来东阁,分冰近御床。

小臣侍从,屡得被恩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阁(dōng gé)的意思:指官员之间互相勾结、串通,共同进行腐败、贪污等不法活动。

恩光(ēn guāng)的意思:恩光指的是受到恩惠的光辉,比喻得到高人的慧眼照顾或得到上级的重视赏识。

过日(guò rì)的意思:度过一天;度日;度过日子

近御(jìn yù)的意思:离近皇帝,指与皇帝关系亲近,享受皇帝的宠爱和信任。

开户(kāi hù)的意思:开设银行账户或其他账户

连朝(lián zhāo)的意思:连续多个朝代。

侍从(shì cóng)的意思:指随从、跟从的人。

书帖(shū tiē)的意思:指书信、帖子等文字材料。

小臣(xiǎo chén)的意思:指官员的低级职位或地位较低的人。

燕泥(yàn ní)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能保持清醒、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

御床(yù chuáng)的意思:指皇帝的床榻,也用来比喻权力、地位高,不可侵犯的地方。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金幼孜的《夏日喜雨写怀(其二)》描绘了夏季炎热逐渐消退,连日雨水带来清新的凉意。诗人卷起窗帘,沉浸在宁静的读书时光中,感受到窗外燕子筑巢带来的泥土香气,充满了生机。他提及皇宫中的赏赐和分冰之举,显现出宫廷生活的细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臣子能亲近君主,多次蒙受恩惠的荣幸。整首诗以夏日雨后的生活场景和个人心境为背景,流露出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蝶恋花 赋来禽歇枝

今岁寻芳春已误。
一粒丹砂,不到来禽树。
满意红芳春也妒。
长条簇满珍禽羽。
花道无情应有素。
似惜金尊,一醉珠帘暮。
春自还来花自故。

(0)

酹江月 赋玉 薰炉赠数学刘文卿

客窗凉夕,问故家、何物能慰岑寂。
都把龙涎三万斛,满贮宫池**。
玉立琼洲,雪翻花臆,梦绕春江碧。
看云失水,淋漓元气犹湿。
我昨拄杖敲门,主人情重,预报春消息。
相对掀髯谈笑间,一缕飞盘泻露,约君

(0)

秦楼月 已丑岁春分前一日,栽培众卉罢,晚

药词秦楼月一阕,因放声自歌,浮大白者数行,实至元二十六年三月二十日也。
时夜漏交二鼓灯下书,秋涧老人题花时乐。
*尊记醉平津阁。
平津阁。
一声金缕,满*红叶。
小阑此日情萧索。
土膏一寸春如削。
春如削。
几时盼到,绛灯红烁。

(0)

水龙吟 赋莲花海棠

两株云锦翻空,换根元有丹砂*。
绣帏重绕,银红高照,故家风味。
翠羽生红,雾纱肌玉,风流谁比。
记沉香亭暖,真妃半醉,云鬓乱,耽春睡。
梦里昆明灰冷,恍留在、红幢翠袂。
金盘华屋,无心与并,朱门桃李。
一*伤春,临轩便恐,彩鸾交坠。
倩紫箫唤起,霓裳旧曲,拚花前醉。

(0)

摸鱼子 赋白莲 至元二十二年乙酉九月重九

淡亭亭、影摇溪水,芳心知为谁吐。
玉华宝供年年事,消得一天消露。
私自语。
君不见仙家,玉井无今古。
淡妆谁妒。
尽千顷昆明,红幢翠盖,云锦烂秋浦。
琼绡袜、自有凌波故步。
赏心莫遣迟暮。
风清月冷无人见,零乱碧烟修渚。
闻好去。
待醉*秋香,不羡风标鹭。
远游重赋。
拟太一真仙,共浮沧海,一叶任掀举。

(0)

摸鱼子 送雷彦正西还,时授恩州卒

望都门、满山晴雪,葱葱君又西去。
当时汉将征西幕,气压瘴江烟雨。
还自许。
尽虎穴雄深,万里班超举。
燕台再过。
甚牢落高情,霜风偃薄,似*貂裘土。
弦歌事、正尔邯郸故步。
功名从此轩翥。
一麾回首甘陵树,千室正歌来暮。
须记取。
拊麾外催科,未*阳城古。
征鞍莫驻。
趁渭北春天,升堂拜慰,捧檄为亲舞。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