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远别离》
《远别离》全文
元 / 刘秉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霜落江寒鸣雁稀,倚楼人定怨归迟。

笛声唤起山头月,飞上青天别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寒鸣(hán m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凄厉、悲伤。

唤起(huàn qǐ)的意思:唤醒、引起、激发

鸣雁(míng yàn)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人定(rén dìng)的意思:指人的心意定了下来,表示决心坚定,毫不动摇。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倚楼(yǐ lóu)的意思:指倚靠在楼上,观察、观望或思考。

鉴赏

这首诗《远别离》由元代诗人刘秉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景象与情感。

首句“霜落江寒鸣雁稀”以霜降、江面的寒冷以及稀疏的雁鸣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霜降时节,江面寒气逼人,大雁南飞,叫声稀疏,预示着离别的哀愁与孤独。

次句“倚楼人定怨归迟”则直接点明了人物的情感状态。倚靠在高楼之上的人,心中充满了对归期的怨恨与期盼。这里的“人定”不仅指时间已晚,也暗含了人物内心的平静与等待的煎熬。

第三句“笛声唤起山头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笛声与山头之月联系起来,笛声仿佛唤醒了夜空中的月亮,使其从远处缓缓升起。这一场景既富有诗意,又增添了离别的意境,笛声与月光共同营造了一种深情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最后一句“飞上青天照别离”将情感推向高潮。月亮最终飞升至青天之上,照亮了离别的时刻。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寄托了诗人对于离别之情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离别时的凄美与深情,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是元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刘秉忠

刘秉忠
朝代:元   字:仲晦   号:藏春散人   籍贯:邢州(今河北邢台市)   生辰:1216-1274年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猜你喜欢

句·其一

凭谁为写无声诗,清标不减渊明辈。

(0)

闻杜鹃

流落江南帝魄痴,年年啼到绿阴肥。

蜀山邈在青天外,只劝人归不自归。

(0)

句·其五

秦南燕北见君难。

(0)

绝句六十四首·其四十四

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

有无从此自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

(0)

醉中杂言

老人攀花复藉草,春力著人如醉倒。

未容作计试留春,东风已与人俱老。

东君惜春不惜花,千红万紫委泥沙。

已教白日张锦绣,更欲平地兴云霞。

我欲呼客无酒肉,摘花插头悲发秃。

安得酿酒万瓮屠千羊,花间醉饱踏春阳。

(0)

福昌秋日效张文昌二首·其二

黄叶萧萧秋水清,田中日午村鸡鸣。

场边九月禾黍熟,空原雉飞饱新谷。

枣篱虫鸣村路曲,道边古坟生野菊。

人稀田阔草茫茫,洛阳秋声能断肠。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