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雁》
《白雁》全文
金 / 赵秉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波静影逾白,霜清鸣更哀。

乾坤双鬓老,风雪一声来。

林迥隐犹见,天长去复回

物情嫌太洁,莫使羽毛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复回(fù huí)的意思:重新回到过去的状态或位置。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霜清(shuāng qīng)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冰冷清澈。

物情(wù qíng)的意思: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物品的情感。

羽毛(yǔ máo)的意思:羽毛是鸟类身上的覆盖物,象征着轻盈、柔软和美丽。在成语中,羽毛常用来比喻轻微、微小或纤弱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白雁在秋日霜降、风雪交加之境中的孤独与哀伤。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白雁的形象刻画得生动而深刻。首句“波静影逾白”描绘了水面平静,雁影更加洁白的情景,既展现了雁的形态之美,也暗示了环境的宁静。接着,“霜清鸣更哀”一句,通过霜的清冷和雁的哀鸣,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雁在严寒中挣扎的悲苦。

“乾坤双鬓老,风雪一声来”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天地比作老人,风雪比作来访者,形象地表现了雁在自然界的衰老与变迁中,依然勇敢面对风雪的姿态。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短暂、自然无情的感慨。

“林迥隐犹见,天长去复回”则进一步描绘了雁在林间穿梭、在天空翱翔的景象,展现了雁的自由与坚韧。然而,“物情嫌太洁,莫使羽毛摧”两句,则表达了对雁过于纯净、高洁品质的担忧,担心其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会遭受伤害,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谐与个体命运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雁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生命的顽强,也蕴含了对个体命运、自然法则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赵秉文

赵秉文
朝代:金   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生辰:1159~1232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你喜欢

阮郎归·其三

玉肌花脸柳腰肢。红妆浅黛眉。翠鬟斜亸语声低。

娇羞云雨时。伊怜我,我怜伊。心儿与眼儿。

绣屏深处说深期。幽情谁得知。

(0)

端午帖子词.皇后閤五首·其二

椒涂承茂渥,嫔壶范柔仪。

更以亲蚕茧,纫为续命丝。

(0)

寄圣俞

凌晨有客至自西,为问诗老来何稽。

京师车马曜朝日,何用扰扰随轮蹄。

面颜憔悴暗尘土,文字光彩垂虹霓。

空肠时如秋蚓叫,苦调或作寒蝉嘶。

语言虽巧身事拙,捷径耻蹈行非迷。

我今俸禄饱馀剩,念子朝夕勤盐齑。

舟行每欲载米送,汴水六月乾无泥。

乃知此事尚难必,何况仕路如天梯。

朝廷乐善得贤众,台阁俊彦联簪犀。

朝阳鸣凤为时出,一枝岂惜容其栖。

古来磊落材与知,穷达有命理莫齐。

悠悠百年一瞬息,俯仰天地身醯鸡。

其间得失何足校,况与凫鹜争稗稊。

忆在洛阳年各少,对花把酒倾玻璃。

二十年间几人在,在者忧患多乖睽。

我今三载病不饮,眼眵不辨騧与骊。

壮心销尽忆闲处,生计易足才蔬畦。

优游琴酒逐渔钓,上下林壑相攀跻。

及身彊健始为乐,莫待衰病须扶携。

行当买田清颍上,与子相伴把锄犁。

(0)

送裴如晦之吴江

鸡鸣车马驰,夜半声未已。

皇皇走声利,与日争寸晷。

而我独何为,闲宴奉君子。

京师十二门,四方来万里。

顾吾坐中人,暂聚浮云尔。

念子一扁舟,片帆如鸟起。

文章富千箱,吏禄求斗米。

白玉有时沽,青衫岂须耻。

人生足忧患,合散乃常理。

惟应当欢时,饮酒如饮水。

(0)

留守相公祷雨九龙祠应时获澍呈府中同寮

古木郁沉沉,祠亭相衮临。

雷驱山外响,云结日边阴。

霢霂来初合,依微势稍深。

土膏潜动脉,野气欲成霖。

陇上连云色,田间击壤音。

明光应奏瑞,黄屋正焦心。

帝邑三川美,离宫万瓦森。

废沟鸣故苑,红蘤发青林。

南亩犹须劝,馀春尚可寻。

应容后车客,时作洛生吟。

(0)

送窦秀才

晴原高下细如鳞,树转城回路欲分。

望月西楼人共远,跃鞍南陌草初薰。

短亭山翠偏多叠,送目鸿惊不及群。

一驿赋成应援笔,好凭飞翼寄归云。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