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临黑水,冰上渡黄河。
裘觉青貂敝,经烦白马驮。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宗泐所作,名为《到河州》。诗中描绘了诗人自乌思国出发,历经数月,穿越严寒之地,最终抵达河州的旅程。诗人在雪地里面对黑色的河流,在冰面上跨越黄河,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与壮阔。
“自发乌思国,于今数月过。” 开篇即点明行程的起点和时间跨度,乌思国位于边疆,诗人从这里出发,已经过去了数月的时间。这种长时间的旅行,不仅考验着诗人的体力,更考验着他的意志。
“雪中临黑水,冰上渡黄河。”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穿越冰雪覆盖的黑水和结冰的黄河的情景。黑水在雪中显得更加深邃,黄河在冰封之下依然气势磅礴。这样的自然景观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险。
“裘觉青貂敝,经烦白马驮。” 诗人穿着的裘衣,原本是保暖的象征,但经过长途跋涉,已显得破旧不堪。而白马驮载的经卷,不仅是旅途中的必需品,也象征着精神的寄托。这两句通过物质的变化,反映了旅途的艰辛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
“玉关生得入,定远喜偏多。”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到达目的地后的喜悦之情。玉关,古代指通往西域的关隘,此处代指河州。诗人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到达了心中的目的地,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同时,“定远”一词也暗含了对远方、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边疆之旅图景,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旅途艰辛的感慨,更有对精神追求的执着。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体现了诗人的坚韧不拔,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