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句在贫何恨,刘毅家寒泪一挥。
- 翻译
- 郑公即使身处贫困,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刘毅虽然家境清寒,但他慷慨挥泪,毫不吝惜。
- 注释
- 郑公:指郑虔,唐代诗人,此处以其名字代指有才华但贫困的人。
贫:贫穷。
恨:遗憾。
刘毅:刘毅,东晋名臣,此处借以表达家境贫寒的人物。
家寒:家境贫寒。
泪一挥:挥泪告别,表示决心或决绝。
穷达:困厄与显达,指人生的高低起伏。
乡义:乡土之谊,家乡的道义或情谊。
毕竟:终究,到底。
耶非:疑问词,意为是与否,这里可能表示对此次行程结果的不确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名为《送胡仲方(其二)》。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乡土的眷恋之情。
“郑公句在贫何恨”一句,借用唐代文学家郑谷的故事,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顿时的无奈与不平。郑谷曾任郑县(今河南新郑)令,因清廉而遭到排挤,最终贫病交加。这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即使在贫穷中,也有值得珍惜的人格和情操。
“刘毅家寒泪一挥”则是诗人自况,表达了自己面对友人的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刘毅,南宋抗金名将,以勇猛闻名。这句话中,“刘毅”二字被用来比喻坚强和无畏,而“家寒泪一挥”则显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穷达莫言乡义重”这句,通过对比贫穷与显达的境遇,表明不论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如何,对于故乡和朋友之间的情谊都是沉甸甸、不可磨灭的。诗人以此强调了乡土情结的深厚。
“此行毕竟是耶非”最后一句,以质疑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的复杂情感,是祝福还是惆怅,是期待重逢还是接受永别,诗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这份情感的深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借古代名人的故事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中的挣扎与情感波澜,以及对于友谊和乡土的珍视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和秀上人长安寺居言怀寄渚宫禅者
旧斋松老别多年,香社人稀丧乱间。
出寺秪知趋内殿,闭门长似在深山。
卧听秦树秋钟断,吟想荆江夕鸟还。
唯恐兴来飞锡去,老郎无路更追攀。
田家作
田家老翁无可作,昼甑蒸梨香漠漠。
只向阶前曝背眠,赤桑大叶时时落。
古堑侵门桃竹密,仓囤峨峨欲遮日。
自云孙子解耕耘,四五年来腹多实。
我闻此语心自悲,世上悠悠岂得知,稼而不穑徒尔为。
悼张道古
清河逝水大悤悤,东观无人失至公。
天上君恩三载隔,鉴中鸾影一时空。
坟生苦雾苍茫外,门掩寒云寂寞中。
惆怅斯人又如此,一声蛮笛满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