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人面岩”为题,通过描绘岩石表面的藓苔和其独特的形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首句“看尽人间古与今”,开篇即展现出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仿佛诗人已阅尽了世间的沧桑变迁。接着,“苍颜一任藓苔侵”,描述岩石历经岁月洗礼,呈现出苍老之态,而这些岁月的痕迹——藓苔的覆盖,却赋予了它一种别样的美感,暗示着自然与时间的和谐共存。
“岂惟有面如人面”,进一步将岩石的形态与人的面部特征相联系,不仅形似,更在某种程度上蕴含了人类的情感与智慧。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岩石不再仅仅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而是具有了某种超脱于物质之外的精神象征。
最后,“更喜无心似兽心”,则揭示了诗人对岩石的另一层理解——它的“无心”并非真正的无情,而是如同兽类般纯粹、自由的存在状态。这种“无心”或许是指岩石不受世俗情感的束缚,保持着自然界的原始状态,与世无争,自在逍遥。
整首诗通过对“人面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视角,以及对生命、时间、存在本质的深刻思考。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诗人成功地将岩石这一自然元素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引导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能反思人类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存在的深层含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种菊同苕雪治芗作七首·其五
春花态多方,维菊实兼之。
吐纳九秋精,变化绝思惟。
衣白与衣黄,洒落天人姿。
入道初洗红,连娟青蛾眉。
缤纷天女花,微笑难通辞。
亦现庄严身,狮象千威仪。
颇疑造物巧,意欲穷般倕。
得非骚赋魂,搏化为此奇。
世人立名字,与俗同妍媸。
心省不能言,此妙无人知。
潇湘逢故人.和六禾夜闻孤雁作
南楼睡起,怜吟魂未稳,步绕行窝。讵关避张罗。
怅烟雨歧路,木叶微波。
西风半老,为寒栖、拣遍枝柯。
生怜惜、弋人心眼,弯弓换却披蓑。
回峰路,遥夜影,伴孀娥。楚山吴水经过。
费短鬓摩挲。感星饭谋稻,水宿依荷。
唾壶击碎,惹骚客、横塞高歌。
惊人外、汉皋眠柳,京尘梦醒灵和。
惜红衣.和六和辞郑大登高约韵。郑园高不可攀,余亦惮行。登高而怯高,老可知矣
孟帽辞风,陶园涉日。漫夸筋力。
看菊缘悭,裁筒羡杯碧。
山鸿海燕,同逆旅、光阴为客。甘寂。
蜗屈一庐,作权时将息。相逢柳陌。
张绪当年,芳馨竞声藉。游鞭指路去国。各南北。
孰惜插萸人老,犹叹劫尘亲历。
■翠微凝望,吟兴比浓茶色。
百字令.自题七十五岁小像
头颅如此,幸本来面目,差能依旧。
故我今吾形问影,媚骨几时消透。
客路栖皇,僧邻拣买,猿鹤窥空臼。
江湖满地,水乡仍傍云岫。
有涯生遣何凭,庄严七宝,倾倒修楼手。
举似苏辛羌柳派,鱼掌两难兼有。
梦境迷离,神山缥缈,风受来舟否。
碧窗凌乱,夕阳红恋衰草。
卜算子慢
岩藤罥户,墙荔曳风,别是一番疏翠。
閒话僧寮,冷落灶烟天气。仗金刚、护梦悽惶里。
写不尽、旧愁新恨,朝潮夕汐相继。海啸淹闾里。
况旅鹤惊霜,倦鳞喁水。笙路东风,日暖辜他月二。
困山梁、饮啄无欢意。
祇绕树、旁皇三匝,问枝栖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