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芦 雁 明 /王 泽 拍 天 烟 水 接 潇 湘 ,芦 苇 秋 风 叶 叶 凉 。何 处 渔 郎 夜 吹 笛 ,雁 群 惊 起 不 成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成行(chéng háng)的意思:指事物按照既定的规则、顺序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吹笛(chuī dí)的意思:吹奏笛子。也用来比喻人们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芦苇(lú wěi)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能屈能伸,不畏艰难困苦。
拍天(pāi tiān)的意思:指大胆、豁达、志向远大,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烟水(yān shuǐ)的意思:指炊烟和河水,也泛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叶叶(yè yè)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渔郎(yú láng)的意思:渔民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泽的《芦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秋意的画面。首句“拍天烟水接潇湘”展现了开阔的江面,水汽蒸腾,与远方的潇湘之地相接,形成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芦苇秋风叶叶凉"则细腻地刻画了芦苇在秋风中摇曳,每一片叶子都带着丝丝凉意,渲染出季节的转换和萧瑟。
后两句“何处渔郎夜吹笛,雁群惊起不成行”,通过渔夫夜晚吹笛的声音,引出雁群受惊的情景。笛声穿透夜色,打破寂静,使得原本有序飞行的大雁群惊慌失措,无法保持整齐的队形。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寓含了诗人对生活节奏变化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芦苇、秋风、雁群和渔夫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秋夜图,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夜曲
蟋蟀啼阶叶飘井,秋月还来照人影。
锦衾罗帷愁夜长,翠带瘦断双鸳鸯。
幽兰裛露露珠白,零落花香葬花骨。
秋深夜冷谁相怜,知君此时眠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