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地心(dì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或中心,也指地球的中心。
汗雨(hàn yǔ)的意思:指夏季高温天气下,天空中忽然下起的一场暴雨。
岭外(lǐng wài)的意思:指距离自己所在地较远的地方。
露气(lù qì)的意思:指露出真情实感,表露内心的情感或态度。
秋意(qiū y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息或感觉。
四序(sì xù)的意思:
指春、夏、秋、冬四季。《魏书·律历志上》:“然四序迁流,五行变易。” 唐 王勃 《守岁序》:“春、秋、冬、夏,错四序之凉炎。” 清 顾炎武 《华山》诗:“四序乘金气,三峯压 大河 。”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序常(xù cháng)的意思:指次序、顺序常常不变。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 翻译
- 世间万物皆由自然之力塑造,谁能真正理解天地间的奥秘。
简陋的柴门前,酷暑难耐,汗水如雨般倾泻不止。
人们便以为岭南的气候总是炎热,四季循环无常。
清晨的露水带来清凉,这才明白秋天的气息已深深降临。
- 注释
- 造化:自然之力,指大自然的创造和变化。
天地心:天地间的奥秘或自然法则。
柴门:简陋的木门。
浊暑:污浊闷热的暑气。
滂淫:形容雨势大且连绵不断。
岭外:指远离中原的地方,这里可能特指岭南地区。
四序:四季。
清晓:清晨。
秋意:秋天的气息。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和自然造化的深刻观察。首句"万物由造化,谁通天地心"表达了对大自然生生不息力量的敬畏,暗示世间万物皆遵循自然规律。接下来的诗句"柴门闭浊暑,汗雨如滂淫"形象地刻画了酷暑难耐的环境,连柴扉都难以阻挡湿热。
诗人通过比较"便谓岭外热,四序常相寻",意识到即使身处岭南,四季更迭依然有序。"露气润清晓,方知秋意深"则以清晨露水的清新暗示了秋天的到来,让人感受到季节转换的微妙。
最后,诗人以"八月来大浊暑,小屋真甑釜"开篇,描述了夏季的极端炎热,然后通过"固知造物之妙,人岂能尽识之"表达对大自然奇妙变化的赞叹,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理解自然的谦逊。整首诗语言质朴,寓哲理于日常景象之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月彩如昼寄上南海从翁侍御
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
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
奉陪张燕公登南楼
君子每垂眷,江山共流眄。
水远林外明,岩近雾中见。
终日西北望,何处是京县。
屡登高春台,徒使泪如霰。
僧如展及韦载同游碧涧寺各赋诗予落句云他生莫忘灵山座满壁人名后会稀展共吟他生之句因话释氏缘会所以莫不悽然久之不十日而展公长逝惊悼返覆则他生岂有兆耶其间展公仍赋黄字五十韵飞札相示予方属和未毕自此不复撰成徒以四韵为识
重吟前日他生句,岂料踰旬便隔生。
会拟一来身塔下,无因共绕寺廊行。
紫毫飞札看犹湿,黄字新诗和未成。
纵使得如羊叔子,不闻兼记旧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