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曾过虏,残垒半无人。
云冷低关树,风多暗塞尘。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之地的荒凉与战后的凄清景象。诗人以“上谷驱车出,云中烛望频”开篇,通过“驱车”和“烛望”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行军的紧迫与紧张氛围。接着,“荒山曾过虏,残垒半无人”两句,点明了战场的遗迹,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过去战斗的激烈。
“云冷低关树,风多暗塞尘”则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环境,云层低垂,仿佛与树木相接,风沙弥漫,遮蔽了视线,营造了一种阴冷、萧瑟的氛围。这样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隐喻了战争留下的创伤与荒凉。
最后,“翻思戎马事,愁病转伤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与反思,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痛苦。通过这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战争影响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与人民幸福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边疆地区长期存在的军事压力与社会动荡。
颍川贤人聚无聚,德行何裨理乱数。
吴中高士死不死,少微何与兴亡事。
古来观星观用星,閒剧灾祥一羽轻。
浑仪图上无人会,两曜五行四馀外。
有福星力关世大,一夕烦君十起看。
光芒看取十分端,百千万亿苍生命,由来都在上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