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过荆轲冢四绝句》中的第三首,主要通过对荆轲这位著名刺客的评价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时局变迁的深沉思考。
"刺客传中轲绝伦",诗人首先赞扬荆轲在刺客传记中的卓越地位,称他为超群出众的人物,体现了他的英勇和智谋。
"后来尪怯寂无人",这里的“尪怯”形容荆轲之后的寂寞与落寞,暗示了英雄末路的凄凉,与他先前的壮志豪情形成鲜明对比。
"秦人更甚燕人恨",诗人指出秦人对于荆轲的恨意可能更深,因为荆轲试图刺杀的秦始皇正是灭掉燕国的仇敌,这加深了秦人的刻骨仇恨。
"不葬燕台留葬秦",最后一句表达了对荆轲命运的哀叹,他未能在故乡燕台安息,而是被葬在了仇敌的领土秦地,寓意着壮志未酬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荆轲的遭遇,寓言式地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英雄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深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除夜用前韵
又添犬马齿,常恐牛羊夕。
牙无数株牢,鬓已太半白。
六朝贵人家,珊瑚高数尺。
复有陵邑豪,沃壤动连陌。
居然燕巢幕,忽矣驹过隙。
伊傅亦中寿,至今名赫赫。
苍苔卧风雨,曾乏断碑额。
中原五十载,胡骑乱禹迹。
谁当懒折腰,去学陶彭泽。
忧端压不下,中夜歌秀麦。
昭代岂无人,腰黄眼前赤。
鸿儒筹禁苍,壮士守边埸。
罢歌且杯酒,浇此怀抱积。
柴门剥剥响,已有贺年客。
水仙花
江梅丈人行,岁寒固天姿。
蜡梅微著色,标致亦背时。
胡然此柔嘉,支本仅自持。
乃以平地尺,气与松篁夷。
粹然金玉相,承以翠羽仪。
独立万槁中,冰胶雪垂垂。
水仙谁强名,相宜未相知。
刻画近脂粉,而况山谷诗。
吾闻抱太和,未易形似窥。
当其自英华,造物且霁威。
平生恨刚褊,未老齿发衰。
掇花置胆瓶,吾今得吾师。
送杨渭夫入淮
老去关心最语离,不堪离久会还希。
君方慷慨思矜振,我已婆娑喜惰归。
万事莫如身自爱,十诗亦与世多违。
倘将书寄南来雁,且问琼花果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