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老蟾”为引子,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月光与人的思绪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邃的氛围。“光怪射寒虚”,月光在寒冷的夜空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仿佛是天地间唯一的光源,给人以孤独而神秘的感受。
接着,“兀坐相看撇短锄”,描述了诗人独自坐在那里,凝视着月光下的景象,手中似乎还握着一把短锄,暗示着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思考。这种兀自独立的姿态,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沉。
“移得山花偏带土”,这一句则转而描绘了自然界中的一个小场景——山花被轻轻移动后,身上还沾染着泥土。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最后,“武陵春事近何如”,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武陵春事”既指桃花源的美好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和谐、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与孤独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十八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事之毫发无谓轻,虑远防微乃不倾。
云官乃垂拱大君,凤历唯钦明元首。
类上帝而禋六宗,望山川而朝群后。
地镜则山泽俱开,《河图》则鱼龙合负。
我之天纲莫不该,阊阖九关天门开。
卿相则风云玄感,匡赞则星辰下来。
既兴周室之三圣,乃举唐朝之八才。
莘臣参谋于左相,大老教政于中台。
其宜作则于明哲,故无崇信于奸回。
中宵
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洞庭秋月行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镕金。
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
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岳阳楼头暮角绝,荡漾已过君山东。
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
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
势高夜久阴力全,金气肃肃开星躔。
浮云野马归四裔,遥望星斗当中天。
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
日出喧喧人不闲,夜来清景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