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子长雨中遣怀·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吉的《答李子长雨中遣怀(其四)》描绘了清晨阴雨连绵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叹息崇朝阴雨",诗人以叹息起笔,感叹早晨的阴雨不断,似乎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半为花靥销魂","花靥"通常指女子美丽的面庞,这里可能暗指美好的事物或情感,因雨而显得黯淡,让人心生伤感。
接着,诗人试图通过"试学结跏端坐",即尝试静心打坐,来超脱这种情绪,达到内心的平静。"结跏"是佛教修行中的坐姿,"端坐"则寓意静观内心,试图超越外界环境的影响。"超然便到黄昏",诗人希望借此方式,让自己在心灵上度过这漫长的一天,直到黄昏时分。
整首诗通过阴雨的自然景象与个人心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寻求内心宁静的决心,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陵台
落日关塞黑,苍茫路多岐。
荒烟淡暮色,高台独巍巍。
呜呼李将军,力战陷敌围。
岂不念乡国,奋身或来归。
汉家少恩信,竟使臣节亏。
所愧在一死,永为来者悲。
千载抚遗迹,凭高起遐思。
褰裳览八极,茫茫白云飞。
王贞妇
青枫岭头石色赤,岭下?江千丈黑。
数行血字尚斓斑,雨荡霜磨消不得。
当时一死真勇烈,身入波涛魂入石。
至今苔藓不敢生,上与日月争光晶。
千秋万古化为碧,海风吹断山云腥。
可怜薄命良家女,千金之躯弃如土。
奸臣误国合万死,天独何为妾遭虏。
古来丧乱何代无,谁肯将身事他主。
兵尘澒洞迷天台,骨肉散尽随飞埃。
枫林景黑寒燐堕,精灵日暮空归来。
堂堂大节有如此,正当庙食依崔嵬。
君看?江之畔石上血,当与湘江之竹泪痕俱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