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见饥成鬼,痴将饱望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元 夕 风 雨 宋 /陈 著 明 日 又 元 日 ,村 祠 一 哄 人 。溪 山 浑 是 雨 ,镫 火 若 为 春 。忍 见 饥 成 鬼 ,痴 将 饱 望 神 。谁 知 生 意 处 ,官 好 自 忧 民 。
- 注释
- 明日:新的一天。
元日:新年第一天。
村祠:乡村的小庙。
鬨:聚集。
浑是:全都是。
镫火:灯火。
若为:如何能像。
忍见:怎能忍心看到。
鬼:饿鬼。
饱望:痴心期盼。
生意处:生活的真谛。
官:官员。
忧民:忧虑民生。
- 翻译
- 明天又是新的一年,乡村的小庙聚集了很多人。
山水间全是雨,微弱的灯火仿佛在营造春天的气氛。
我怎能忍心看到饥饿的人变成饿鬼,痴心地期盼丰盛的食物献给神明。
谁知道生活的真正意义,官员应真心忧虑民生疾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历新年元宵节(又称元夕)时乡村的场景。诗人陈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风雨交加中村民聚集在村祠庆祝的情景。"明日又元日"点明了节日的延续,而"一鬨人"则写出热闹的气氛。然而,恶劣的天气使得"溪山浑是雨",灯笼火光在风雨中显得微弱,仿佛难以带来春天的气息。
诗人对村民的困苦生活深感同情,"忍见饥成鬼"表达了他对饥饿百姓的悲悯,他们甚至祈求神灵能带来饱食。然而,"痴将饱望神"揭示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对神明的寄托。最后,诗人以深沉的感慨收尾,"谁知生意处,官好自忧民",揭示出真正的生活希望在于官员能够体恤民情,关心民生,而不是单纯地依赖神明庇佑。整首诗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公正治理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平韵满江红.牡丹
翠袖馀寒,早添得、铢衣几重。
何须怪、妍华都谢,更为谁容。
衔尽吴花成鹿苑,人间不恨雨和风。
便一枝、流落到人家,清泪红。山雾湿,倚熏笼。
垂叶,鬓酥融。恨宫云一朵,飞过空同。
白日长闲青鸟在,杨家花落白蘋中。
问故人、忍更负东风,尊酒空。
仙姑马上回见野塘荷花盛开感成短篇
波面参差万萼红,直忧绛蜡日边融。
却应绝艳无仙骨,何事清香属钓童。
绿芰间成新样锦,画船撑动乱霞丛。
便能移植金堤畔,早恨曾淹浊水中。
一等生成劳化匠,独教荣落对熏风。
逢时得地俱难偶,古来贤才与尔同。
长安二月二十二日雪十韵
晓白乾坤静,寒消气候侵。
麦滋堆垄疾,花没聚枝深。
浩荡中春尾,昭苏庶汇喑。
函关双粉蝶,绣岭一瑶林。
鹤冷惊幽梦,莺愁閟好音。
拂衣轻点缀,落酒旋浮沉。
门拥藏高卧,窗明照独吟。
飘时穿箔罅,积处值楼阴。
南客增萧索,东风助浸淫。
年来交态浅,乘兴欲谁寻。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