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于生义理明,以我之困知生贫。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林 薪 宋 /王 迈 丈 夫 惟 穷 不 可 讳 ,仆 妾 于 人 真 短 气 。一 技 能 精 百 不 忧 ,有 功 翰 墨 尤 足 贵 。林 生 家 世 本 业 儒 ,读 书 不 利 改 佣 书 。计 穷 未 肯 与 书 绝 ,又 学 裁 翦 兼 黏 糊 。就 中 颇 得 三 昧 诀 ,翻 腾 碑 画 更 奇 绝 。持 此 可 疗 寒 与 饥 ,十 指 便 当 张 仪 舌 。昔 我 于 生 义 理 明 ,以 我 这 困 知 生 贫 。我 今 一 字 不 堪 煮 ,生 犹 有 技 可 资 身 。邺 侯 书 堂 高 不 过 ,好 事 例 少 欲 人 多 。把 笔 赠 生 以 此 歌 ,有 剑 无 廪 奈 生 何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笔(bǎ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信。
本业(běn yè)的意思:指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或行业。
便当(biàn dɑng)的意思:便利、方便。
不利(bù lì)的意思:指不利于自己的情况或不利的局势。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不过(bù guò)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程度、条件、程度等不超过某个限度,不过分,只是,仅仅。
裁剪(cái jiǎn)的意思:指根据需要剪裁,修整,使之符合要求。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短气(duǎn qì)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急躁,容易发脾气。
翻腾(fān téng)的意思:形容水流、云雾、思绪等翻滚激荡或变动不定。
翰墨(hàn mò)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的艺术。
好事(hǎo shì)的意思:指好的事情,有益的行为或积极的结果。
技能(jì néng)的意思:技能指具备一定技术或能力,可以胜任某项工作或任务。
家世(jiā shì)的意思:指家族的世系和家族的声誉。
就中(jiù zhōng)的意思:指在众多事物中,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进行比较、评价,表示在同类事物中属于最好或最差的。
黏糊(nián hu)的意思:黏糊是指事物黏在一起,难以分离。比喻关系紧密,难以分解或解除。
仆妾(pú qiè)的意思:指男子的妾,是古代中国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婚姻关系。
奇绝(qí jué)的意思:非常奇特而绝妙,超乎寻常的绝世之物或事物。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事人(shì rén)的意思:指能够处理事务、办事能力强的人。
十指(shí zhǐ)的意思:指手指头,表示手指头的数量。
书堂(shū táng)的意思:指读书学习的地方或机构,也可以指书房。
俗人(sú rén)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没有见识和修养的人。
邺侯(yè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地位上超过了自己的本分,过分自负、傲慢。
业儒(yè rú)的意思:指能力高强的儒者,也用来形容学识渊博、有德行的人。
仪舌(yí shé)的意思:指人言辞文雅,能够辩论有理有据。
以此(yǐ cǐ)的意思:以此意为根据这个,以这个为依据。
义理(yì lǐ)的意思:义理指的是道义、道理、道德规范等。它强调人们应该遵循的正确的道德准则和道理。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佣书(yōng shū)的意思:指雇佣的人或机构提供的书籍。
有功(yǒu gōng)的意思:指有所作为或有所贡献而受到赞扬或奖励。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资身(zī shēn)的意思:指某人的身份地位得到提升或者得到重视。
不可讳(bù kě huì)的意思:不能公开谈论或提及的事情。
邺侯书(yè hòu shū)的意思:指遭受屈辱而无法申诉的情况,形容人受到冤屈或侮辱,却无法辩驳或申诉。
张仪舌(zhāng yí shé)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出众。
- 注释
- 讳:避讳。
仆妾:仆人和妾室。
百不忧:毫无忧虑。
尤足贵:特别珍贵。
佣书:做抄写工作。
三昧诀:技艺的精髓。
碑画:碑刻艺术。
张仪舌:比喻能言善辩。
义理明:明白事理。
一字不堪煮:连一个字也换不来食物。
奈生何:又能对他怎么样呢。
- 翻译
- 男子贫穷无需避讳,仆妾在他人心中可怜。
精通一项技艺无忧虑,书法功绩尤其珍贵。
林生本是书香门第,读书无成转而做抄写。
困境中他不愿断绝书缘,又学习缝纫和粘贴手艺。
其中他深得精髓之道,碑刻艺术更是出类拔萃。
凭借这些足以温饱,手指如张仪般能言善辩。
过去我深知道理,以我的困顿理解他的贫困。
如今我连字都换不来食物,但他仍有技能养活自己。
邺侯的书房虽不高雅,但爱书人少,庸人众多。
我以这首诗赠予他,但有剑无粮,又能如何帮他?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的作品,名为《赠林薪》。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林薪的深厚情谊和对其不懈努力学习的赞赏。
“丈夫惟穷不可讳,仆妾于人真短气。”这两句开篇便点明了主题:男子汉大气,不应该掩饰贫穷,而女仆则常被视为耐心不足。作者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男子应有的品格。
“一技能精百不忧,有功翰墨尤足贵。”这两句表达了一种人生态度: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无需担忧,尤其是文学艺术的成就,更能带来荣耀。这里,“翰墨”指的是文艺创作。
“林生家世本业儒,读书不利改佣书。”这两句揭示了林薪家族以学问为业,但他自己在学术上并不顺利,因此转而学习其他技艺。
“计穷未肯与书绝,又学裁剪兼黏糊。”诗人赞扬林薪面对贫困没有放弃书籍,而是继续学习,甚至还学会了裁剪和黏糊等手工艺。
“就中颇得三昧诀,翻腾碑画更奇绝。”这里的“三昧诀”可能指的是一种心法或技巧,“翻腾碑画”则表明林薪在书法和绘画上有着非凡的造诣。
“持此可疗寒与饥,十指便当张仪舌。”这两句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这里的“张仪舌”是形容辞才滔滔不绝,意味着林薪的手艺足以让他在人生道路上自如。
“昔我于生义理明,以我之困知生贫。”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过去对人生的理解和对友人贫穷的认识。
“我今一字不堪煮,生犹有技可资身。”现在作者自己虽然到了无法再写出像样的文字的地步,但林薪仍旧拥有可以依靠的技能。
“邺侯书堂高不过,好事人少俗人多。”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场景:在不算太高的书房里,志同道合的人很少,而平庸之辈却众多。
“把笔赠生以此歌,有剑无廪奈生何。”最后作者将自己的笔赠送给林薪,并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期望,虽然没有金钱上的帮助,但仍旧希望他能够坚持下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友人不懈努力的赞赏,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多种技艺的学习和掌握,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