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高兮无不覆,君之大兮无不祐。
《授衣歌》全文
- 注释
- 天:天空。
之:的。
高:高远。
兮:语气词,表示感叹。
无不:没有不。
覆:覆盖。
君:指君主或上天。
大:伟大。
祐:庇护。
生人:百姓。
殖物:养育万物。
庶:众多。
且:并且。
富:富裕。
尔:你,这里指君主。
时:时节。
茅:茅草,古代常用作建筑材料。
昼:白天。
霜始降:初霜开始降落。
兮:语气词,表示强调。
女工:妇女,古代多指从事纺织的女性。
就:开始。
寒衣:冬衣。
授:分发,给予。
- 翻译
- 天空之高啊,无所不覆盖,您的伟大啊,无所不庇佑。
您养育众生,使万物繁盛且富裕。在这样的时光里,白天您赐予茅草的恩惠。
初霜降临之际,女工们开始忙碌,冬季寒冷,您分发寒衣以度艰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和人间的和谐共处。诗中的“天之高兮无不覆,君之大兮无不祐”表达了天地宽广、君恩深厚的观念,暗示着上天与君主对万物的普遍赐福。接着,“生人殖物,既庶且富”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繁衍和人类社会的丰饶安康。
诗中“尔在于时,尔茅于昼”的“尔”字使用得十分有趣,它将时间与日照联系起来,彰显出一种顺应自然、随季节变化而生活的人类态度。接下来的“霜始降兮女工就,岁时穷兮寒衣授”则具体描绘了当秋冬之际,天气转凉,人们开始准备过冬的场景。女性们勤劳地工作着,为的是在贫困和寒冷到来之前,能够制作出保暖的衣物。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自然规律顺应与社会生活和谐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底层人民生活所展现出的关怀。在这里,李子卿通过描绘季节更替中的生存画面,以及人们在寒冷来临前夕忙碌准备的场景,传递出一种对生命和生存本能的尊重与肯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