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檀(bái tán)的意思:指纯洁无瑕的品质。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花卉(huā huì)的意思:形容美好的景象或完美的局面。
甲第(jiǎ dì)的意思:指官员的宅第或住宅。
金宝(jīn bǎo)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物或财富。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沙堤(shā dī)的意思:形容沙子堆积而成的堤岸,比喻事物的积累或成就。
生望(shēng wàng)的意思:指生活的希望和期望。
疏疏(shū shū)的意思:稀疏、不密集;不紧密、不严密。
四部(sì bù)的意思:指人的身体四部分,即头、两手和两脚。
檀烟(tán yān)的意思:指烧香时冉冉升起的烟雾,比喻事物的气味、味道。
细细(xì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细致入微、详细。
栽花(zāi huā)的意思:以好心帮助他人,却反而给自己带来麻烦或损失。
四部书(sì bù shū)的意思:
中国 古代书籍统分为四大类,故称。 晋 荀勗 将群书分为四部:六艺、小学为甲部;诸子、兵书、术数为乙部;历史记载和杂著为丙部;诗赋、图赞、《汲冢书》为丁部。 东晋 李充 加以调整,以五经为甲部,历史记载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 隋 唐 以后沿用此种分法,称为经、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书。 宋 刘敞 《六月二十六日雨阁昼寝》诗:“食有万钱膳,架多四部书。”参阅《隋书·经籍志一》。
- 注释
- 甲第:豪门宅第。
新修:新建。
尽不如:都比不上。
遍栽:到处种植。
花卉:各种花草。
囊中:钱包里。
耻:感到羞耻。
贮:存放。
千金宝:大量财富。
架上:书架上。
四部书:四部经典著作。
一炷:一缕。
白檀烟:白檀木燃烧产生的烟。
细细:微细。
百竿:很多。
脩竹:修长的竹子。
影疏疏:光影稀疏。
终须:终究要。
副却:满足。
苍生:百姓。
望:期待。
别筑:另外建造。
沙堤:沙土堤岸。
盛居:舒适的住所。
- 翻译
- 新建的豪宅都不如,满园花草几乎覆盖了全部土地。
羞于在钱包里装满金银财宝,书架上只放着四部经典书籍。
一缕缕淡淡的白檀香烟袅袅升起,众多修长的竹子投下稀疏的光影。
最终要满足百姓的期待,还要在别处建一条沙堤,以便更好地居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开篇便写修园林之事,表明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享受,但“甲第新修尽不如”一句透露出一种淡然若失的态度,或许是因为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完全满足其精神追求。紧接着,“囊中耻贮千金宝,架上惟藏四部书”则展示了主人公更看重精神财富,即书籍。此处所谓“耻贮”,可能是对物质积累的不屑或自谦之意。
接下来的“一炷白檀烟细细,百竿脩竹影疏疏”则描绘了主人公在私园中的悠闲情景。这里,“白檀”可能指的是优雅的香炉和所熏的香料,而“脩竹”则是通过水流来清洗竹叶,使其更加清新,两者共同营造出一派超凡脱俗的意境。
至于“终须副却苍生望,别筑沙堤到盛居”,可能是在表达主人公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待,或许是希望能够在自然中找到宁静与安稳。最后,“别筑沙堤到盛居”则可能暗示着主人公对于理想居所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园林、书籍、香烟和竹叶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物质与精神之间寻找平衡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元著作江天莫雪图赠朱元礼要余赋
舣舟洞庭三日雪,一梦十年今白发。
君家此图忽堕前,便拟寒流泛秋叶。
玉花淅淅纷长空,征鸿不度天无风。
批岩暗水咽哀玉,并溪古木僵寒铜。
李成不生郭熙死,问君今世谁能此。
群儿丹铅较形似,我识此翁非画史。
坐来正复腼我颜,试问倦鸟何时还。
少文已老尘埃间,从翁乞我松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