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如来庵》
《访如来庵》全文
清 / 沈德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寒云护山顶隐见高峰

造林中寺,才闻午后钟。

窗明半岭雪,门掩断崖松。

分院平生愿,从谁话箭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岭(bàn lǐng)的意思:半岭指山势险峻、高耸入云的山峰,也可以指高山峻岭的一半。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山顶(shān dǐng)的意思:指最高处或最高地位。

生愿(shēng yuàn)的意思:指人生的愿望或志向。

午后(wǔ hòu)的意思:指中午过后的时间,也泛指下午或事物发展的后半段。

隐见(yǐn jiàn)的意思:隐藏的事物逐渐显露出来。

造林(zào lín)的意思:指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的活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禅寺的静谧景象。首句“寒云护山顶”,以寒云缭绕山顶,烘托出环境的清冷与高洁。次句“隐见最高峰”,通过云雾中的峰顶若隐若现,展现出山势的峻峭和神秘。第三句“遂造林中寺”,点出诗人探访的目的地——隐藏在树林深处的寺庙,透露出宁静与远离尘世的气息。

“才闻午后钟”进一步描绘了僧侣们的日常生活,午后的钟声悠扬,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禅寺的规律。第五句“窗明半岭雪”,窗户明亮,映照着半山腰的积雪,画面清新而宁静。最后一句“门掩断崖松”,以断崖边的老松为背景,增添了寺庙的孤寂与深远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学禅意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理想追求。结尾“分院平生愿,从谁话箭锋”流露出诗人渴望与知音分享内心愿望,但又似乎无人能理解其深邃禅心的孤独感。沈德潜以细腻的笔触,将访寺所见所感融入诗中,展现了清幽的山寺世界和个人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沈德潜

沈德潜
朝代:清   号:归愚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673~1769

沈德潜(1673~1769),字碻(què)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猜你喜欢

解雨送神曲·其三

肃旂旆兮先驱,咽箫笳兮拥归舆。

椒醑甘兮牲币洁,如肸蚃兮为之踌蹰。

瞻前山兮嵯峨,指去路兮萦纡。

神德大兮报无以称,徒感涕兮长吁。

(0)

二十馀年用意猜,几番曾把此心灰。

而今潦倒逢知己,李白元来是秀才。

(0)

新开湖诗.将废西园开南湖先谕老圃

拟作南湖当北湖,劝教老圃罢耕锄。

此间有景待垂钓,何处无田可种蔬。

长夏便应浮藻荇,高亭行看走龟鱼。

秋风一棹荷花里,醉卧烟波欲自如。

(0)

游峨杂咏·其二

树倒因成路,林开忽见村。

鸟音传木杪,梵语出云根。

雪色连春夏,风声接晓昏。

徘徊幽兴极,回首谢烦喧。

(0)

驾幸开宝寺福圣院新阁

帝图天不极,觉苑日融辉。

减劫宁无待,直乘必应机。

化城非朴斫,檀施自依归。

香象开驰道,珠璎接尚衣。

梵音潮海会,阿阁凤凰飞。

清跸通长乐,斋居护却非。

雨花交霰雪,燎桂杂烟霏。

默冀南山寿,贤公已见几。

(0)

送乔左藏自太常博士除知施州

志士变衣非变性,丈夫能勇亦能言。

东郊不顾田二顷,爱子欢然弓两鞬。

黔水犀牛群解鸩,峡山猱子躁欺猿。

蛮溪未足纡长策,会使天骄祭北门。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