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帝(bái dì)的意思:指无所作为、无能为力、无用的人或事物。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春耕(chūn gēng)的意思:春天耕种农田,指春季农民进行农田耕作的活动。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帝城(dì chéng)的意思:帝王的都城,指帝王所居住的城市。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荒凉(huāng liáng)的意思:荒凉指的是地方荒无人烟,景象凄凉寂寞。
瞿塘(qú táng)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日西(rì xī)的意思:指太阳落下的方向。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三峡(sān xiá)的意思: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屯兵(tún bīng)的意思:指军队驻扎在某地,准备战斗。
峡路(xiá lù)的意思:指狭窄的道路或通道。
战垒(zhàn lěi)的意思:战垒指战争时建立的防御工事,也泛指用于抵御外敌的坚固防线。在引申义中,战垒还可以指代团结一致、坚守阵地的集体或个人。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白帝城(bái dì chéng)的意思:白帝城是指位于中国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山城,也用来形容一个坚固的城池或防御工事。
- 注释
- 江雨霏霏:形容雨点细小而密集。
白帝城:古代中国的一个城市,位于长江上。
秋草未枯:秋季的草还没有完全枯黄。
春草生:春季新草开始生长。
战垒如云横:比喻众多的战争遗迹密布。
瞿塘:长江上的一个著名峡谷。
断人行:阻断人们的行走。
峥嵘:形容山路崎岖不平或形势险恶。
时清:太平盛世。
屯兵:驻扎军队。
荒凉废堞:废弃的城墙,显得荒凉。
没春耕:掩埋了春耕的土地。
牛羊日西平:牛羊在傍晚时分悠闲地吃草。
- 翻译
- 江面上雨雾蒙蒙笼罩着白帝城,秋天的草虽然还未枯黄,春天的新草却已生长出来。
自古以来,战争留下的堡垒密布,像云层一样横亘在万里瞿塘峡,阻断了人们的通行。
直到如今,三峡的道路依然险峻,和平时期已不再有驻军,显得格外寂静。
荒废的城墙淹没在春耕之中,只看见牛羊在夕阳下悠闲地吃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废墟与自然循环交织的画面。开篇“江雨霏霏白帝城,秋草未枯春草生”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勾勒出时间和空间的意象:连绵的江雨给人以阴冷之感,同时季节的交替则显示了生命力与自然循环的不懈。白帝城,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在诗人的笔下成为了背景,彰显着历史的沉重和时间的流逝。
“古来战垒如云横,万里瞿塘断人行”两句,转而描写了战争留下的痕迹。战垒比作云横,即使不再有硝烟四起,但这些遗迹依然横亘在那里,阻隔着人们的足迹。这一带曾经是兵家必争之地,不仅军事行动频繁,而且也因此而断送了许多生命。
“至今三峡路峥嵘,时清不见更屯兵”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观察和感慨。即便是曾经险峻如今平静下来的三峡之路,也已不再有军队的踪迹。这或许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以及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历史进程。
最后,“荒凉废堞没春耕,但见牛羊日西平”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凄美的情景。废弃的城垣在春天的耕耘中逐渐消失,只剩下牛羊在每天黄昏时分悠闲地漫步。这一幕,既体现了自然对人间沧桑的覆盖,也隐含着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战乱与自然美景的描述,展现了时间流逝、历史变迁以及生命力与战争痕迹的交织。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和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