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道树(dào shù)的意思:指正道的根基,比喻道德品质高尚或学问精深。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观行(guān xíng)的意思:观察行为,指观察一个人的行动举止。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梦幻(mèng 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实,如同梦境一般。
飘花(piāo huā)的意思:指花瓣随风飘散的景象,比喻事物繁华而短暂,或形容人生短暂而无常。
期亲(qī qīn)的意思:期待亲近、盼望团聚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谈心(tán xīn)的意思:指亲密地交谈、心灵沟通。
无双(wú shuāng)的意思:没有对手或者没有可比较的对手,独一无二
心所(xīn suǒ)的意思:指某人内心所愿、所想、所思的地方。
行本(xíng bě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行、行为举止的基本准则或原则。
雪窗(xuě chuāng)的意思:指窗户上结满了厚厚的冰雪。
重江(zhòng jiāng)的意思:指大江河流的水量浩大,形势雄壮。
终期(zhōng qī)的意思:指最后的阶段,最终的时期。
自非(zì fēi)的意思:不是,非。
- 翻译
- 那里有一位高人,他的妙语能打动人心。
他通晓空性,深知真理只有一个,行为举止独一无二。
长久以来未能参与热闹的社交活动,因此怀念寂静的读书时光。
虽然在社团中受到尊敬,但他并不追求世俗的荣宠。
对于尘世的梦幻和纷扰感到惭愧,厌倦了这个国家。
他最终期望亲近真理,无需再怀念远方的江河。
- 注释
- 上人:高人,指修行有成的人。
妙谈:高明的言辞,引人入胜的话语。
达空:通晓空性,理解佛教中的无我、无常等观念。
观行:观察和行为,指修行者的实践。
飘花席:比喻世俗的热闹社交。
响雪窗:寂静的读书生活,如冬日窗边的读书声。
社中:社团,指社会或团体。
方外:世俗之外,指修行者超脱世俗的生活。
梦幻:尘世的虚幻。
他劫:其他生命轮回。
风尘:指世俗的纷扰。
重江:遥远的江河,象征远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题为《希深洛中冬夕道话有怀善慧大士因探得江字韵联句》。诗中,诗人表达了对高僧善慧大士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以及在洛阳冬夜与友人道话时的心境。
首句“彼有上人者”直接点出对方的身份,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接下来的“妙谈心所降”描绘了善慧大士的智慧和谈话的魅力,能深入人心。诗人赞美他的佛法通达,认识到空性无二,修行行为独一无二。
“久阻飘花席,因思响雪窗”两句,通过“飘花席”和“响雪窗”的意象,表达了诗人与善慧大士长时间未能相见的遗憾,以及对清净禅修生活的向往。虽然身处世俗社会,但诗人并未因此而忘却内心的追求。
“社中虽得远,方外自非庞”进一步强调了善慧大士的超然地位,即使身在远方,其人格魅力并不因此减损。诗人感叹自己在尘世间的奔波,对繁华喧嚣感到厌倦。
最后两句“梦幻惭他劫,风尘厌此邦”,诗人感慨人生如梦,对他人的修行境界感到惭愧,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环境的厌倦,渴望回归清净之道。
整首诗以“江”字韵结尾,情感深沉,语言简洁,展现了诗人对高僧的敬仰和自我反思,体现了宋诗的内省和哲理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