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钓台三首·其一》
《钓台三首·其一》全文
元 / 梁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澄江(chéng jiāng)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明亮。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江波(ji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的波浪,比喻喧嚣、繁忙的景象。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蟠木(pán mù)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的才能、品德等在某一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青萝(qīng luó)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花似锦。

山影(shān yǐng)的意思:指山的倒影,比喻事物的形象、影响。

台下(tái xià)的意思:指在表演或演讲时,观众所在的位置。也泛指观众、听众。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台”、“江”、“山”、“木”、“萝”、“月”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以“台下澄江山影多”开篇,点明了地点和环境的静谧与清澈,山影倒映在水面上,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接着,“台上蟠木悬青萝”一句,将视线引向高处,木与萝的结合,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也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高人一去山寂寂”这一句,通过“高人”的离去,使得原本充满生机的山林变得寂静,表达了对高人离去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万古明月照江波”,将时间拉长到万古,用明月永恒不变的光芒,照耀着江面的波光,既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恒久不变的期待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永恒之美的追求和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不失明快,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梁寅

梁寅
朝代:元   字:孟敬   籍贯: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   生辰:1303——1389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猜你喜欢

韩子师朝路为小人无礼去国再来婺女

推敲乍可恕诗客,攘臂岂容遭怒螗。
三尺何时尸鼠辈,九霄一日失鵷行。
君王拟听尚书履,使者行催相园装。
共喜日边归去近,双溪椎鼓下舟航。

(0)

和答鞏提干见贺浙东总戎

黜陟何尝取耳边,旋栽花木学平泉。
二年窃食祠官冷,一日颁恩宝篆鲜。
閫寄暂居油幕副,朋从遥忆竹林贤。
诗筒从此长来往,应有人编唱和篇。

(0)

火合创壁厨

壁厨殊易成,制度亦敬简。
二边各一柱,四齿横两板。
重重叠书册,造次可抽拣。
犹胜堆案头,儿女恣翻混。
邺侯悬牙签,况复余性懒。
聊欲备阙遗,时时遮老眼。

(0)

借庵

吾师自有庵,何必从人借。
闻道架虚空,大千同一舍。

(0)

乙卯元宵多雨

腊前雨势已翻盆,腊后淋淳到上元。
灯火不张蟾彩暗,笙箫有禁霤声喧。
麦田闻道水盈尺,里巷想应泥设门。
闷坐孤吟无好况,三杯冷落对黄昏。

(0)

西湖素公爱余泊黍小诗画为扇子

老子诗中那有画,阿师画里自兼诗。
我非今世王摩诘,子岂前身李伯诗。
烟月正临青嶂落,滩声惟许白鸥知。
可怜半幅鹅溪绢,写此寒江一段奇。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