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隅(biān yú)的意思:指边缘、角落。
烽燧(fēng suì)的意思:指火炬和烽火,用以比喻战争和军事行动。
高宴(gāo yàn)的意思:指高规格的宴会,也可引申为豪华宴席。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寄予(jì yǔ)的意思:寄予表示把希望、期望、情感等寄托在某人或某事物上,寄予对方厚望。
凭轼(píng shì)的意思:凭借着车轮的支撑,倚靠在车辕上。比喻依靠或倚赖某种条件或便利。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投醪(tóu láo)的意思:指投身到某项事业或工作中,全力以赴。
晓色(xiǎo sè)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天色,也用来形容非常早的时间。
熊车(xióng chē)的意思:指一个人做事情粗心大意、马虎的样子。
羽书(yǔ shū)的意思:指通过书信传递消息或传达意思。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寄张肖甫时备兵天雄》组诗中的第三首。通过此诗,欧大任表达了对友人张肖甫的深切关怀与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边疆安宁的期待和对国家军事准备的关注。
首联“边隅今不耸,赵魏近何如”,开篇即点明主题,以边疆的安宁对比昔日的紧张局势,询问友人所在之地赵魏(泛指北方边境地区)的情况如何,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颔联“晓色收烽燧,秋声傍羽书”描绘了一幅边塞清晨的宁静景象,烽火已熄,战事平息,秋风轻拂,传递着和平的信息。这里的“烽燧”象征战争的警报,“羽书”则是紧急军报的代称,两词的使用巧妙地传达了从战乱到和平的转变。
颈联“投醪雕马水,凭轼昼熊车”进一步描绘了边疆地区的日常生活场景。士兵们在休息时饮马饮水,白天则驾车巡逻,既体现了军队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边疆的稳定与秩序。这里“投醪”意为投酒于河,供马饮水,是一种传统的军中习俗,象征着对马匹的爱护与士兵的关怀。“凭轼”指倚靠车前横木,表示士兵在巡逻或休息时的状态。
尾联“高宴军中乐,题诗一寄予”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军中举行盛大的宴会,以此庆祝边疆的和平,并通过题诗的方式将这份喜悦与友人分享。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也表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疆从战乱到和平的转变,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安宁与友情的共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有客赠传神张泽民
有客来从东海湄,笔弄丹青自得师。
囊中二像示我亦草草,我于斯人如见之。
溪翁本丰颔,匏翁故多髭。
有神乃在髭颔外,予尝得之朝省委蛇时,客之此艺何太奇。
客言我先祖,曾荷文皇知。
百年貌得几名士,至今海内声犹驰,不才方愧裘与箕。
今予为亲归,早卧江南野。
有形未能图,有影何须写。
君今传我神,谁谓非我者。
君归海上超世尘,应将此纸持示人。
寻常倘有知我者,谓我今吾真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