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从军行·其三》
《从军行·其三》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焉支山外黑云连,翡翠楼明月悬。

未听胡笳先下泪,行人无事莫临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楼(cuì lóu)的意思:指建筑物或庭园中的绿色楼阁。

翡翠(fěi cuì)的意思:指美丽的绿宝石,也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物品。

胡笳(hú jiā)的意思:指悲伤的笛子声音,形容哀怨、悲伤的情感。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焉支(yān zh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互相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战争的残酷现实,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深切同情。

首句“焉支山外黑云连”,以“黑云”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恶劣环境,预示着战争的阴霾笼罩。焉支山位于今甘肃山丹县境内,是古代边防要地,此处用以象征边疆的险恶与紧张局势。

次句“翡翠楼中明月悬”,对比鲜明,将边塞的艰苦环境与楼中明亮的月光形成对比,暗示了边疆将士虽身处艰苦环境,但心中仍怀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未听胡笳先下泪”,通过“未听”与“先下泪”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深切同情。胡笳是一种边塞乐器,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或战时哀伤,未听便已落泪,可见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悲惨命运感同身受。

最后一句“行人无事莫临边”,是对边疆战士及其家人的劝告,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这句话既是对边疆战士的关怀,也是对所有人的提醒,希望人们珍惜和平,避免战争带来的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深刻反映了边疆的艰苦生活和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边疆战士的深切同情。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偶怀小益南郑之间怅然有赋

西戍梁州鬓未丝,嶓山漾水几题诗。

剑分苍石高皇迹,岩拥朱门老子祠。

烧兔驿亭微雪夜,骑驴栈路早梅时。

登临不用频悽断,未死安知无后期。

(0)

秋怀十首·其四

典琴沽市酿,卖剑买吴牛。

鸡黍随时具,江山到处留。

随僧日一浴,笑吏月三休。

安得沅湘客,相从赋远游。

(0)

思蜀

老子馋堪笑,珍盘忆少城。

流匙抄薏饭,加糁啜巢羹。

柑美倾筠笼,茶香出土铛。

西郊有旧隐,何日返柴荆。

(0)

定拆号日喜而有作

小雨如丝落复收,悄无人语但鸣鸠。

挽须预想诸儿喜,倒指犹为五日留。

满案堆书惟引睡,侵天围棘不遮愁。

为农父子长相守,误计随人学宦游。

(0)

夜意三首·其三

瘴地晨霜薄,郊墟暮雨昏。

啼螀如有恨,微火解相温。

末路真无策,孤忠敢自言。

轮囷肝胆在,白首倚乾坤。

(0)

和张功父见寄二首·其二

佐命貂蝉再世孙,手锄瓜垄傍青门。

超腾已得丹换骨,恋著肯求香返魂。

正复悲秋如骑省,可令病渴似文园。

庭前柏树西来意,握手何时得共论。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