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枕上偶成》由明代诗人吴与弼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句“万事随缘不用忧”,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态度,认为一切皆应顺其自然,不必过分忧虑。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
次句“好将行止范前脩”,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行为举止的自我要求,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够符合前人的典范,体现出一种追求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精神。
第三句“当兹岁晚尤宜惜”,在时序更迭的背景下,诗人提醒自己应当更加珍惜时光,尤其是岁末之时,更应倍加珍惜,体现了对时间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慨。
最后一句“独对黄花咏未休”,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独自面对着盛开的菊花,吟诵不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内心情感的抒发。菊花在古代诗歌中常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此处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内心的高雅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个人修养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
郭南云水佳,讼简野情发。
紫芝每相引,黄绶不能緤。
稍入石门幽,始知灵境绝。
冥搜未寸晷,仙径俄九折。
蟠木盖石梁,崩岸露云穴。
数峰拔昆崙,秀色与空澈。
玉气交晴虹,桂花留曙月。
半岩采珉者,一点如片雪。
真赏无前程,奇观宁暂辍。
更闻东林磬,可听不可说。
兴中寻觉化,寂尔诸象灭。
初黄绶赴蓝田县作
蟠木无匠伯,终年弃山樊。
苦心非良知,安得入君门。
忽忝英达顾,宁窥造化恩。
萤光起腐草,云翼腾沈鲲。
片石世何用,良工心所存。
一叨尉京甸,三省惭黎元。
贤尹正趋府,仆夫俨归轩。
眼中县胥色,耳里苍生言。
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
鹿聚入田径,鸡鸣隔岭村。
餐和俗久清,到邑政空论。
且嘉讼庭寂,前阶满芳荪。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
在林非避世,守拙自离群。
弱羽谢风水,穷愁依典坟。
良知不遐弃,新咏独相闻。
能使幽兴苦,坐忘清景曛。
前山带乔木,暮鸟联归云。
向夕野人思,难忘骑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