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池雁》
《池雁》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羽毛摧落向人愁,当食哀鸣似有求。

万里衡阳冬欲暖,失身元为稻粱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íyàn
sòng / wángānshí

máocuīluòxiàngrénchóudāngshíāimíngyǒuqiú

wànhéngyángdōngnuǎnshīshēnyuánwèidàoliángmó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鸣(āi m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悲伤凄凉,像是在哭泣般的呼喊。

摧落(cuī luò)的意思:摧毁、击败

稻粱(dào liáng)的意思:稻粱是指稻谷和粱谷,泛指粮食。也用来比喻食物、生活等物质条件。

失身(shī shēn)的意思:指女子失去贞操,有时也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不正当关系。

羽毛(yǔ máo)的意思:羽毛是鸟类身上的覆盖物,象征着轻盈、柔软和美丽。在成语中,羽毛常用来比喻轻微、微小或纤弱的事物。

稻粱谋(dào liáng móu)的意思:指谋求自己的私利,并不顾他人的利益。

注释
摧落:凋零,脱落。
愁:忧愁,悲伤。
当食:觅食时。
哀鸣:悲惨地鸣叫。
似有求:好像有所请求。
万里:极言距离之远。
衡阳:古代地名,今湖南衡阳一带。
稻粱谋:比喻为生活所需而奔忙。
翻译
羽毛凋零带来人的忧愁,觅食时悲鸣似乎有所诉求。
万里之外的衡阳冬天似乎温暖,但失去自由只为稻米和高粱而奔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和内心的忧愁。"羽毛摧落向人愁",这里的“羽毛”指的是鸟儿的羽毛,它们在秋风中飘落,如同人们心中的忧愁随风而去,但又无法消散。“当食哀鸣似有求”,诗人通过对鸟鸣声的描写,传达了它们似乎也在寻找着什么,这里的“哀鸣”增添了一种悲凉感。

接下来的两句,“万里衡阳冬欲暖,失身元为稻粱谋。”这里的“万里”指的是遥远的距离,而“衡阳”则是古代的一个地方名。"冬欲暖"表达了即将到来的冬季似乎还带有几分温暖,但这种温暖感与诗人的内心愁绪形成对比,显得格外珍贵。而“失身元为稻粱谋”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和不得已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生活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温暖与生计之间挣扎的心理状态。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春日驻跸香山·其二

冠岭开轩迥,依岩结宇凉。

得毋勤土木,藉以阅农桑。

学圃春盈陇,穿池月一方。

智仁原有乐,即事戒无荒。

(0)

上巳日观虞世南稧帖因成·其二

坦腹东床意欲仙,由来字必以人传。

若从肥瘦论形似,逐块锥舟我不然。

(0)

盘山十六景·其四清虚玉宇

地切清虚妥玉真,峣峰孤迥若为邻。

行来禹步何常惯,却是游仙天半人。

(0)

桃花寺桃花盛开因成四首·其二

御园春色因循过,省得閒情惹幻尘。

一例胆瓶重品量,桃源谁是最知津。

(0)

偶模右军袁生帖因成短句二首·其二

三行二十五隋珠,散木轮囷寿以孤。

却胜兰亭将乐毅,衣冠优孟恣填摹。

(0)

西巡回銮述事·其一

绳武惟怀咏陟山,六龙棽丽薄冬还。

赦除本为?灾肆,粟帛频因养老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