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云疑世隔,弯沼倒涵山。
瀑近晴如雨,岩深暑亦寒。
这首宋代诗人曾原一的《东华山》描绘了一幅山中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行尽青山路”,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穿越连绵青山的艰辛,也透露出他对自然景色的向往。接下来,“楼居傍石安”写他在山石间建造居所,生活简朴而安稳。
“环云疑世隔”运用了夸张手法,暗示周围的云雾缭绕,仿佛将世外桃源与尘世隔绝,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氛围。诗人通过“弯沼倒涵山”进一步描绘山景,弯曲的池塘倒映着连绵起伏的山峦,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立体感。
“瀑近晴如雨”以生动的比喻描绘瀑布在晴天中的景象,如同雨水般清新,增添了山间的生机。而“岩深暑亦寒”则写出山岩深处的清凉,即使盛夏也能感受到丝丝凉意,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奇特。
最后两句“道人弄刀镊,怪我鬓毛斑”则转向了人物描写,诗人遇见了山中的道士,他们正在修整剃须工具,对诗人的白发表示惊讶。这既反映了诗人年岁的增长,也暗含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华山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