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夕同文安君对月》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十 月 十 日 夕 同 文 安 君 对 月 宋 /张 耒 林 外 霜 风 作 夜 声 ,入 檐 寒 月 似 多 情 。灯 前 炉 畔 深 杯 暖 ,更 听 昭 君 出 寒 行 。
- 注释
- 林外:树林的外面。
霜风:寒冷的风。
作:发出。
夜声:夜晚的声音。
入檐:照进屋檐。
寒月:寒冷的月亮。
似:好像。
多情:富有感情。
灯前:灯下。
炉畔:火炉旁边。
深杯:大杯子。
暖:温暖。
更:再。
听:倾听。
昭君:王昭君(古代美女,出塞和亲的典故)。
出塞行:《昭君出塞》的曲子。
- 翻译
- 树林之外,寒风吹过发出夜晚的声音。
月光透过屋檐,仿佛带着深情照进室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一种淡远的情怀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林外霜风作夜声”既设定了季节与环境,使读者感受到初冬之际,森林中飒飒送来的寒风,如同夜晚的自然乐声。紧接着,“入檐寒月似多情”则将视线转向室内,月光如水,渗透屋檐,似乎带着更多的情感与思绪。
诗人随后描写了室内温馨的场景,“灯前炉畔深杯暖”,这里不仅形象地展现了室内的温暖,而且“深杯”暗示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预示着主人公可能在品饮酒水,以此来消磨寂寞或是思念。
最后一句,“更听昭君出塞行”,则是一种情感的转换。诗人似乎在倾听远方朋友(昭君)的消息,或是在想象其边塞行军的情形。这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牵挂,更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深厚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室内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一种淡雅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希孝
金玉虽满堂,一去谁能守。
石交千秋期,程婴报杵臼。
丝随丹青染,变态非复旧。
竹杖寒苍苍,草木黄落后。
匏从曲沃来,管是汶阳有。
土性本高明,天材更浑厚。
革之成国器,实假匠伯手。
木平非斧斤,是事公信否。
次韵奉答存道主簿
主簿朝衣如败荷,高怀千尺上松萝。
旅人争席方归去,秋水黏天不自多。
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后见羊何。
向来四海习凿齿,今日期君不啻过。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