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定 山 寺 法 远 上 人 壁 宋 /贺 铸 支 郎 风 味 喜 相 亲 ,乘 兴 来 寻 雪 後 春 。夹 径 竹 阴 疑 碍 马 ,隔 江 山 色 似 招 人 。岂 无 暇 日 容 高 卧 ,如 有 闲 田 愿 卜 邻 。预 约 东 城 二 三 子 ,岁 时 相 过 莫 辞 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卜邻(bǔ lín)的意思:预测邻居
乘兴(chéng xìng)的意思:抓住机会,趁着兴头做某事。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风味(fēng wèi)的意思:指某种具有特色的味道或特殊的风格。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夹径(jiā jìng)的意思:指偏僻的小路或捷径。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时相(shí xiāng)的意思:指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岁时(suì shí)的意思:指一年的季节和时节。
无暇(wú xiá)的意思:没有时间或精力处理其他事情,忙于应对当前的事务。
喜相(xǐ xiàng)的意思:形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喜气洋洋。
暇日(xiá rì)的意思:指空闲的日子,没有工作或事务的日子。
闲田(xián tián)的意思:指没有被耕种或利用的土地。
相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交往,尤指为了结婚而相互了解。
相过(xiāng guò)的意思: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疑碍(yí ài)的意思:怀疑和阻碍。
有闲(yǒu xián)的意思:闲暇、空闲。
预约(yù yuē)的意思:事先约定时间、地点等。
支郎(zhī láng)的意思:指父母亲无法养育子女,把子女送给他人抚养。
竹阴(zhú yīn)的意思:竹子的阴凉处,比喻安静幽雅的环境。
二三子(èr sān zǐ)的意思:指年轻人,特指年轻小伙子。
- 注释
- 支郎风味:指特定的风格或情趣。
乘兴:兴致勃勃,心情愉快。
夹径竹阴:小路两侧的竹林形成的阴影。
高卧:悠闲地躺着,形容清闲自在。
- 翻译
- 他喜欢支郎的风格,兴冲冲地寻找雪后春天的气息。
小路两旁竹林深深,似乎会挡住马儿前行,远山的景色隔着江水仿佛在召唤人。
难道没有空闲的日子让我悠闲躺下?如果有空闲的土地,我宁愿选择与邻居相邻。
我已预先约好东城的朋友们,每年四季请你们常来拜访,不要推辞频繁来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题在定山寺法远上人墙壁上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寺庙环境的喜爱和与僧人法远的亲近之情。首句“支郎风味喜相亲”,以“支郎”代指法远上人,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欣赏和友情。接下来的“乘兴来寻雪后春”,描绘了诗人兴致勃勃地探访寺中雪后初春的景象,充满生机。
“夹径竹阴疑碍马,隔江山色似招人”两句,通过描绘竹林幽深、山色如画的景致,暗示了定山寺的宁静与宜人,仿佛自然景色也在邀请诗人驻足。诗人表达出即使有空闲时光,也愿意在此悠闲度日的愿望,并期待能与寺中的朋友常相聚,“如有闲田愿卜邻”。
最后两句“预约东城二三子,岁时相过莫辞频”,诗人邀请城中的朋友们时常来访,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寺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展现出诗人与僧人法远的深厚交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 自述
笠泽东头,翠竹渔庄,沧洲钓船。
看三江雪浪,烟波如画,一篷风月,随处留连。
巨□鲈鱼,团脐螃蟹,坐饮篷窗醉即眠。
蒹葭畔,□不收**,意若忘筌。
向来四海戈*。
好战舰都成赤壁烟。
笑痴儿航海,空寻蓬岛,渔郎失路,漫说桃源。
鸥社盟寒,歌声断续,烟水寥寥数百年。
玄真子,有家传旧曲,重扣吾舷。
沁园春·忆昔移家
忆昔移家,着处偷生,*有余霜。
遭几番惊怕,青天霹雳,满怀愁闷,苍海汪洋。
故步全非,新知误喜,袜线初无尺寸长。
龙钟后,方马归伏枥,龟作*床。
年来饮不盈觞。
也不爱、花枝锦绣香。
与山僧野老,交情淡淡,盘蔬盂饭,清话浪浪。
燕子重来,桃花应笑,四壁空空一草堂。
偿诗债,有隔年未了,连日犹忙。
沁园春 寄张希尹,兼简刘小齐、张熙载(原
忆昨秋风,送书画船,过杨柳洲。
把锦囊倾倒,灯花共喜,棹歌归去,诗草仍留。
坐榻高悬,家童偶语,此客寻常颇见不。
襟怀好,比子猷寻戴,别样风流。
别来一日似三秋。
且喜花时可胜游。
要寻山问水,春申故国,赋诗*酒,季子高丘。
醉帽簪花,吟茵藉草,莫笑疏狂老未休。
回来也,有堂前旧燕,江上盟鸥。
水调歌头 中秋言怀
战骨缟如雪,月色惨中秋。
照我三千白发,都是乱离愁。
犹喜淞江西畔,张绪门前杨柳,堪系钓鱼舟。
有酒适清兴,何用上南楼。
*金甲,驰铁马,任封侯。
青鞋布袜,且将吾道付沧洲。
老桂吹香未了,明月明年重看,此曲为谁讴。
长揖二三子,烦为觅菟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