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孙与之见寄》
《次韵孙与之见寄》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江山百里馀,相得肯相疏。

寄雁苦无便,遗鱼俄有书。

心能谦以下,义得兑之初。

耐久难忘处,我将铭陋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sūnzhījiàn
sòng / chénzhù

jiāngshānbǎixiāngkěnxiāngshū

yàn便biànéyǒushū

xīnnéngqiānxiàduìzhīchū

nàijiǔnánwàngchùjiāngmínglò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耐久(nài jiǔ)的意思:指物品经过时间考验后能够长期使用,不易损坏或磨损。

难忘(nán wàng)的意思:难以忘记的,令人深刻记住的。

相得(xiāng de)的意思: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形容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使整体更加完美。

以下(yǐ xià)的意思:指列举出一部分,表示后面所列举的内容不全面或不完整。

翻译
江山绵延百里多,相互亲近不疏远。
想寄信雁却难寻便捷,转而以鱼代替,不久后收到回信。
若能保持谦逊之心,道义始得显现其真谛。
那些长久难忘的美好时刻,我会铭记在心,居住在这简陋之地。
注释
江山:广阔的山河。
馀:剩余,这里指绵延。
相得:相互得益,关系亲密。
肯:愿意。
疏:疏远。
寄雁:寄信给大雁。
苦无便:难以找到方便的途径。
遗鱼:以鱼作为信物。
俄有书:不久就收到了书信。
心能:内心能够。
谦以下:谦虚待人。
义得:道义得以。
兑之初:最初的真诚。
耐久:持久。
难忘处:值得记住的时刻。
铭:铭记。
陋居:简陋的住所。
鉴赏

这首宋诗《次韵孙与之见寄》是陈著所作,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首句“江山百里馀”描绘了壮丽的山水画卷,暗示友情跨越的距离并不遥远。接下来的“相得肯相疏”则强调了两人关系亲密,不会因为距离而疏远。

“寄雁苦无便,遗鱼俄有书”运用了雁和鱼的典故,表达出虽然没有直接的通信机会,但朋友间的书信往来却如同鱼传尺素,充满了期待和惊喜。诗人以谦虚的态度“心能谦以下”,体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友情的真谛。

最后两句“耐久难忘处,我将铭陋居”表达了对长久友谊的珍视,无论身处何地,这段美好的记忆都将铭记在心,成为诗人陋居生活中的宝贵财富。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宋人诗歌的淡雅风格。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漩口

秃山束纡江,寸土无平田。

麦登粟事起,竟岁相周旋。

扶犁荦确间,并驱从两犍。

两犍力不齐,手胼后者鞭。

日暮鞭更急,轭促肩领穿。

归来茅屋下,抚牛涕泗涟。

一饱弗易得,柰此官租钱。

(0)

损戒·其二

野虞雉为媒,谷谷雌召雄。

阴机发翳绿,碎迸锦缬红。

耳目诱于物,颠倒不有躬。

窒欲当如泽,涵渟清镜空。

(0)

中春望后一日登玲珑

出郭暄欲暑,涉林清自秋。

步随目力高,身与山气浮。

飞来辛夷花,拾得莲叶舟。

一声提壶卢,四顾丛薄幽。

诘屈九曲屏,突兀十二楼。

泉流涧级峻,云起峰阴稠。

左摩紫髯兕,右拂苍鳞虬。

牵衣憩更好,拥策登三休。

上呼笙箫侣,下瞰锦绣州。

豁落不平事,消融无涯忧。

太极浩初判,此山郁相缪。

几人记曾来,老苔蚀雕锼。

玲珑听我歌,歌彻玲珑愁。

有酒且湑我,羲娥雪人头。

(0)

新秋药名·其二

两眼旋花雪点须,钻头故纸枉工夫。

倦怀懒附子公椟,闲性熟谙摩诘图。

枝拂云香行到桂,叶随风舞又催梧。

乘槎欲到空青问,织女牵牛事有无。

(0)

钟惠叔转示赵临安两山堂诸公诗刻随喜二首·其一

两峰高峙玉,五亩秀含滋。

细柳未眠种,脩篁方醉移。

雨将云出谷,水引月归池。

动静天机密,何人共一卮。

(0)

鄱江楼晚望

暮雨才收未炙灯,苍鹥掠破岸阴澄。

须臾认得船头竹,始信渔人挂起罾。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