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花风老鲈鱼梦,芦叶雨宜鸥鹭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吝(bù lìn)的意思:不吝指的是不吝啬、不吝惜,形容人慷慨大方,不吝于给予。
常时(cháng shí)的意思:常常、经常的时间
花风(huā fē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轻浮、不稳定,像花瓣随风飘摇一样。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仍是(réng shì)的意思:仍然是,依然是
时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变化和月份的更替。
天柱(tiān zhù)的意思:指支撑天空的柱子,比喻重要的支持或依靠。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作难(zuò nán)的意思:指刁难、为难别人,使其难以应对或解决问题。
- 翻译
- 天空并不吝啬寻常的月光,但每逢中秋总是显得特别艰难。
今晚我独自饮酒,想起去年梧桐的清冷依旧。
风雨中,萍花凋零,让我想起鲈鱼的梦境;雨打芦叶,适合鸥鹭欣赏。
我想要和你一同去那高耸的天柱(指天柱山),在明亮的月光下倚着栏杆赏景。
- 注释
-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醁:古代的一种甜酒。
梧桐:落叶乔木,象征凄凉或离别。
鲈鱼梦:借指思乡之情,典出《江上渔者》中的‘鲈鱼正美不归去’。
芦叶:芦苇的叶子,常见于水边,有时象征漂泊或寂寥。
天柱:神话中的天柱山,这里可能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之地。
阑干:栏杆,这里指靠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梁公庙中秋日雨》。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天公不吝常时月,每到中秋苦作难。" 这两句表达了对于明月的渴望,但往往在中秋佳节,月亮总是被云雾遮蔽,让人感到难以实现对美景的欣赏。
"?醁又孤今夕醉,梧桐仍是去年寒。" 这里诗人借醉酒来忘却孤独之感,但即便如此,依旧能感觉到梧桐树下那一份去年的凉意,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萍花风老鲈鱼梦,芦叶雨宜鸥鹭看。"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萍花随风摇摆,似乎带着岁月的沧桑,而鲈鱼在水中游弋,也像是诗人心中某种遐想的寄托;而芦叶与雨中的鸥鹭,则是诗人观察自然之美的一种写照。
"我欲与公天柱去,月明多处倚阑干。"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现实,与友人一起到远方去寻找那无遮的明月,倚立在栏杆边,尽情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于中秋佳节的期盼,以及对于孤独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