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商鞅》
《咏史.商鞅》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此天此地经文学者何尝所闻

尽道李斯焚典籍,不知吹火是商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吹火(chuī huǒ)的意思:指用口吹气来点燃火焰,比喻善于挑动事端或煽动争端。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典籍(diǎn jí)的意思:指经典的书籍,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著作。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经文(jīng wén)的意思:指有关经书、文献的内容或言论。

所闻(suǒ wén)的意思: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学者(xué zhě)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知识渊博。

注释
此:这。
天:天空。
地:大地。
经文:古代文献。
学者:学者们。
何尝:怎能。
溺:沉溺。
所闻:所听闻的。
尽道:都说是。
李斯:秦朝官员李斯。
焚:焚烧。
典籍:古代书籍。
不知:却不知道。
吹火:煽风点火。
是:是。
商君:商鞅。
翻译
在这天空大地之间,学者们怎能沉溺于所听闻的知识。
大家都说李斯焚烧了古代文献,却忘了煽风点火的是商鞅。
鉴赏

这首诗以"此天此地此经文"开篇,强调历史的深远与普遍性,暗示学者不应局限于耳闻之见。接下来通过对比,指出学者们常常关注李斯焚烧典籍的历史事件,却忽略了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也曾使用类似的手段,通过"吹火"隐喻焚烧文献。诗人借此提醒人们全面审视历史,不要片面看待某一事件或人物。陈普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他的这首《咏史.商鞅》寓言深刻,富有历史反思。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与君别行赠施雪帆

与君一别一万里,握手相看十年矣。

当年射策金陵城,秋闱榜落都无名。

我今憔悴困一第,对君出吻寒酸声。

别来难得俱无恙,我入干戈尔烟瘴。

戎马河西夜合围,客中远行愁不归。

云台猛将去复去,天山云暗多旌旗。

诵君新诗更凄绝,为君酌酒镫花结。

君不见,人生上寿一百年,尔我能禁几回别。

(0)

东阿旧城

雉堞参差望里分,郊原禾黍绿纷纭。

断厓泉放千盘雨,夹嶂人穿九折云。

废阁苍苔曹植庙,残碑青草项王坟。

英雄消歇才华尽,匹马荒城送夕曛。

(0)

赠剑峰

兹别昔尝有,此才今所无。

寸心千古远,半世一楼孤。

江大愁难沃,风春病不苏。

谁为张谓者,觞尔汉阳湖。

(0)

中秋前一夜作

梧桐移月影移扉,银汉迢迢夜漏稀。

古驿三更人未卧,碧天一字雁初归。

病躯不为闲愁瘦,诗橐偏因秋色肥。

白发萧萧过半世,恍如蝶梦恋花飞。

(0)

安宁州温泉

连山袤三迤,水脉珍璧珙。

洑纡或地中,沸作醴源涌。

砂泉澈如镜,矿穴浊于湩。

能为春云蒸,暖意沃顶踵。

兹汤擅第一,臭味屏阘茸。

澡身有神功,五体急投勇。

虽非八功德,信是妙莲种。

其旁绀宇崇,松羔夜涛汹。

梦魂骊山高,挟我去秦陇。

荒哉轧荦儿,绣褓六宫宠。

腥闻孰荡涤,垢腻犹积壅。

岂如天南陬,神瀵山灵拥。

揭额古未闻,升庵作之俑。

庶几灵台春,衫袜脱械拲。

达官供顿停,蕞尔汤沐巩。

奈何槃勺微,刻画到榱栱。

缅彼饮泉风,监兹一神悚。

(0)

岳阳晚眺

独倚江楼思渺茫,蟹棚鱼舍暮苍苍。

黏天草色横孤鹜,绕郭潮声下夕阳。

万里风帆通蜀汉,三秋雪浪照衡湘。

骚人莫便悲摇落,尚染巴陵橘柚香。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