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者被人骂,佯聋不分说。
嗔火亦如是,有物遭他爇。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唇舌(chún shé)的意思:形容人能言善辩,口才流利,能够巧妙地运用言辞。
分说(fēn shuō)的意思:指分辨是非,辨别是非曲直。
火烧(huǒ shāo)的意思:指火灾烧毁房屋或财物,也可比喻严重的破坏或损失。
譬如(pì rú)的意思:用来比喻或举例说明。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烧空(shāo kōng)的意思:指把空气或燃料烧尽,形容耗费或浪费得一无所得。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首句“我者被人骂,佯聋不分说”,开篇即点明了人生的常态——面对他人的指责与非议,人们往往选择沉默或不予回应。这里“佯聋”二字形象地描绘出了一种超然的态度,仿佛在说,对于外界的纷扰,我自有一份内心的平静与淡然,无需去辩解或反驳。
接着,“譬如火烧空,不救自然灭”,诗人进一步以“火烧空”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面对困境或误解时,与其徒劳无功地去挽救或解释,不如顺其自然,让时间与事实来证明一切。这不仅是一种智慧的选择,也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深刻领悟。
“嗔火亦如是,有物遭他爇”,这一句将人生的烦恼与痛苦比作“嗔火”,指出这些负面情绪如同烈火,一旦燃起,往往会烧毁人心中的美好与宁静。而“有物遭他爇”则暗示了这些负面情绪对个体的影响,如同火焰烧毁物质一样,可以摧毁人的精神世界。
最后,“我心等虚空,听你翻唇舌”,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如同虚空一般,无论外界如何喧嚣,如何指责,都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这里的“虚空”并非指无,而是指一种超越物质、超越表面现象的内在状态,它容纳了所有声音,却不受其影响,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达观处世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人在面对外界批评与挑战时应有的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的重要性,是一首富有禅意的佳作。
积怨世岂恻,感别会仍艰。
置酒话夙昔,讵终千万端。
叹息泪沾臆,徒令摧肺肝。
昔为双飞龙,今为孤翼鸾。
丈夫耻微谅,况尔烈士颜。
跃马窖上别,欲归中自难。
徒切报主恨,安悔军吏言。
胜负有微数,奋励心所安。
所以君子人,不处嫌疑间。
暂布山东化,还为陇右行。
中丞新受敕,贱子旧知名。
玉露承冠剑,金飙捲旆旌。
神羊心自直,孤隼势初横。
地接祈连砦,星罗冒顿营。
未须怀破斧,先喜号长城。
草映边云白,沙流汉月明。
陜人歌召伯,关吏识终生。
许国知公志,通家是我情。
离筵忽隔水,秋望转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