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暮入詹事府访崔后渠学士二阕·其三》
《浣溪沙.暮入詹事府访崔后渠学士二阕·其三》全文
明 / 夏言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记得当时过邺城。后渠亭上漫题名。

万竿修竹檐楹

一字不曾政府,十年始得见先生

玉堂相对有余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檐楹(yán yíng)的意思:指高大的房屋。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得当(dé dàng)的意思:正确合适,恰当得体。

记得(jì de)的意思:保持记忆,不忘记。

漫题(màn tí)的意思:指因为话题广泛或者没有明确的目标而进行无目的性的谈话或讨论。

年始(nián shǐ)的意思:指一年的开始,即新的一年伊始。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题名(tí míng)的意思:指为了表彰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而给予荣誉的名字或称号。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有余(yǒu yú)的意思:指超过一定程度或数量,还有剩余。

余情(yú qíng)的意思:余情指的是心中还有留恋和情感。形容对某人或某事仍有深深的感情。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政府(zhèng fǔ)的意思:政府是指执掌国家政权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国家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

鉴赏

这首明代夏言的《浣溪沙·暮入詹事府访崔后渠学士二阕(其三)》描绘了诗人回忆在邺城时的经历。"记得当时过邺城"一句,诗人以回忆起昔日路过邺城为引子,唤起对往昔的怀念。"后渠亭上漫题名"则暗示了他在后渠亭的随意题字,流露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万竿修竹绕檐楹"通过描绘修长的竹子环绕屋檐和厅柱,营造出清幽雅致的环境,可能象征着崔后渠学士的高洁品格或学府的书香气息。接下来的"一字不曾通政府,十年始得见先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崔学士的敬仰,他虽然仕途坎坷,但终于有机会见到这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历时十年。

最后的"玉堂相对有余情",玉堂通常指朝廷的官署,此处暗指与崔学士在官署中交谈,充满了深厚的友情和敬意。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崔学士的钦佩和他们之间难得的交往时刻。

作者介绍
夏言

夏言
朝代:明   字:公谨   籍贯:江西贵溪   生辰:1482—1548

夏言(1482—1548),字公谨,汉族,江西贵溪人。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猜你喜欢

初任司理到任日吏用印报云升授吏科给事中虚套取喜何必乃尔走笔题其上

休饰虚章报吏科,纵成真取便如何。

眼前羞作瞒心事,莫把津华觊望多。

(0)

省躬诗·其一○九

闻鸡频问夜,非是爱辛勤。

老至光阴少,那能不惜阴。

(0)

省躬诗·其九十四

养气如养虎,虎哮制则难。

养心如养龙,龙变以能蟠。

(0)

赠别李本晦侍御二首·其二

我昔弱冠时,不揆慕往圣。

谁其示我学,吾与渠共命。

浮沉数十年,简帙窥先正。

元公及纯公,金溪有子静。

江门果自然,姚江揭大柄。

泰州简而要,二溪之言莹。

垂老逢吉水,一睹真率性。

率性匪等閒,须理融欲净。

岂乏为义人,戕性滋世病。

不思勉而始,不思勉以竟。

归去告先生,当不我为佞。

(0)

有感二首·其二

古人重知几,知乃微之谨。

或罹发诸声,胡不窥诸隐。

下石伊何尤,落井良自陨。

世方崇背憎,何为相沓噂。

来者如可追,刻肤时自抆。

(0)

挽南铨正郎王文水

北地风高旅雁哀,故乡千里讣音来。

百年文武协三德,念载行藏付一坏。

魏阙羁臣残骨在,天涯姻友梦魂回。

怅余凭吊知何日,极目乡关漫自猜。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