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蝉嘶。柳枝。人不归。柳枝。雁飞回。柳枝。
愁到霜腓百卉时。挽空丝。柳枝。
这首诗是汪东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的《添声杨柳枝》,以柳枝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淡淡的哀愁。诗中反复咏叹“柳枝”,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旋律,象征着绵长的离愁和无尽的期盼。
"台南见,柳枝。台北见,柳枝。" 这两句通过空间的转换,展现了诗人跨越台湾两地的思念,柳枝成为连接两地的纽带。
"日射平台朝露晞。断蝉嘶。" 描绘了早晨的景象,阳光照耀下的露珠蒸发,蝉鸣声断续,增添了环境的寂寥。
"人不归。柳枝。雁飞回。" 诗人借雁南飞又北回,暗示自己与亲人难以团聚,柳枝再次成为寄托情感的对象。
"愁到霜腓百卉时。挽空丝。柳枝。" 百花凋零的深秋时节,诗人的心境更加凄凉,只能徒然拉扯着空中的柳丝,表达深深的思念和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的词语和反复的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展现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和无尽的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