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尺寸(chǐ cùn)的意思:形容大小、长短、高低等方面的范围或度量。
踌躇(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有所顾虑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岚光(lán guāng)的意思:指山间云雾散开后,阳光透过云雾洒在山间的景象。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样子。
老儿(lǎo ér)的意思:老儿是指年纪较大的男子,也可以用来指代自己。
骊歌(lí gē)的意思:指高昂豪放的歌声或诗篇,形容豪情壮志、激情澎湃的表达。
缱绻(qiǎn quǎn)的意思:形容纠结、纷扰不断,没有尽头或解脱的状况。
引睇(yǐn dì)的意思:指通过某种手段或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观察。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迂疏(yū shū)的意思:迂疏指行动或言谈思维迟钝、拘泥、不灵活。
远道(yuǎn dào)的意思:远远的路程。
载任(zǎi rèn)的意思:承担重任或重要职责
祖帐(zǔ zhàng)的意思:指祖先留下的家业、遗产或家族的传统。
- 鉴赏
此诗《常德别意》由明代诗人黄公辅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诗人离别常德时的复杂心情。
首联“悠悠三载任迂疏,尺寸何曾有可书。”开篇即以悠长的时间跨度和随性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暗示了在这漫长的三年里,他或许并未留下太多值得记录的痕迹,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自省。
颔联“方忆故园寻菊径,又从远道望匡庐。”转而回忆起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人似乎在心中勾勒出一幅幅家乡的景象,如寻觅着菊花盛开的小径,又遥望着远处的庐山,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骊歌祖帐踌躇甚,父老儿童缱绻馀。”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通过“骊歌”(离别的歌)和“祖帐”(送行的帐篷),形象地展现了离别时的不舍与伤感。同时,“父老儿童”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情感深度,既有对长辈的敬重,也有对晚辈的牵挂,使得离别之情更加细腻动人。
尾联“马出郊原频引睇,岚光草色尽怆予。”最后,诗人骑马离开,回望郊原,只见岚光草色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色,更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凄美,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远离之地的深深怀念和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空间、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往生活的反思,又有对未来的期待,更有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