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讵有几,木叶还辞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碧月(bì yuè)的意思:碧色的月亮,指美丽的月亮。
飙忽(biāo hū)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快速变化、迅猛突然。
不宜(bù yí)的意思:不适宜,不合适
不悟(bù wù)的意思:不理解或不明白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诚恐(chéng kǒng)的意思:真心害怕,非常担心
俦匹(chóu pǐ)的意思:指相配的伴侣,形容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的关系。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达士(dá shì)的意思:聪明智慧、才智出众的人。
大难(dà nàn)的意思:经历了巨大的困难和危险后,必然会有好运和幸福降临。
娥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眉毛。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忽若(hū ruò)的意思:突然,忽然
揽衣(lǎn yī)的意思:指抓住衣服,表示抓住、掌握住某物或某种情况。
良晤(liáng wù)的意思:良好的交往和沟通。
渌水(lù shuǐ)的意思:比喻人的才情、品德等像清澈的水一样纯洁无瑕。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沙棠(shā tá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美好的事物。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无期(wú qī)的意思:无限期限、没有期限。
乌椑(wū bēi)的意思:指黑色的椑树,比喻品行不端、行为不正的人。
翔禽(xiáng qín)的意思:指在空中飞翔的鸟类。
一言(yī yán)的意思:一句话,一番话,一番言论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幽隐(yōu yǐn)的意思:幽隐指隐藏或隐蔽的状态,也可以表示深藏不露或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或人物。
有私(yǒu sī)的意思:指有私心、有个人私利。
至道(zhì dào)的意思:指最高的道德准则或最高的境界。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子来(zǐ lái)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 注释
- 翔禽:飞翔的鸟。
翳:遮蔽。
白云:象征纯洁和高洁。
繁圃:繁花盛开的园子。
遑:匆忙,忽视。
薛:古代姓氏。
高翮:高飞的翅膀。
乌椑:一种果实。
厉飙:猛烈的风。
洞志:坚定的意志。
娥眉:女子的眉毛,代指女子。
木叶:秋天落叶,象征离别。
沦:沉沦,陷入困境。
俦匹:伴侣,同伴。
良晤:美好的相遇。
沾裳:泪水打湿衣裳。
易成偶:容易产生情感纠葛。
幽隐:隐藏的秘密。
至道:最高的道理,真理。
谅:确实,的确。
- 翻译
- 飞翔的鸟儿首尾飘逸,白云寄托着坚贞的心意。
时光流逝,花园繁花似锦,美好的景致不容错过。
穿上衣服准备远行,高尚的道义难以坚持。
沙棠果已成熟,乌椑果也已硕大。
清泉在高高的夜空下流淌,碧绿的月亮询问晴朗的思绪。
疾风忽然如刀割,坚定的意志怎会有私心。
人在天地之间,忧虑常常源于女子的娇柔。
得到的幸福能有多少,树叶离开树枝也是必然。
我真怕不明白这个道理,一生沉沦无期。
同伴不可依赖,美好的相遇总是变化不定。
我并非走得不远,思考的事情并非不切实际。
忧虑有时来得突然,泪水止不住地滑落。
春风容易引发情感纠葛,春雨积累成绵长的情感。
谁能洞察隐藏的秘密,你为何来得如此迟缓。
一句话违背了大道,即使你是通达之人也会明白。
- 鉴赏
这首诗名为《伤歌》,出自清代诗人柳是之手。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思和感慨。
首句“翔禽首飘翳,白云寄贞私”以高远的鸟儿和洁净的白云作为开篇,既表现了诗人的志向,也透露出一丝超脱尘世的情怀。接下来的“岁月荡繁圃,风物遑弃时”则是在反映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感慨。
中间部分“揽衣薛高翮,义大难为持。沙棠亦已实,乌椑亦已侈”通过对衣带和果实的描写,强调了坚守道义的重要性以及外物易逝的事实。这两句可以看作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
“渌水在盛霄,碧月问晴思”则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面,通过对水与月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平和。紧接着“厉飙忽若截,洞志讵有私”则是在强调个人的坚定信念不受外界干扰。
后半部分“人居天地间,失虑在娥眉。得之讵有几,木叶还辞枝”是诗人对生命境遇的深刻体悟,以及面对生活中的无常和得失时保持的一种超然态度。
末尾两句“我行非不远,我念非不宜。忧来或不及,沾裳不能止。”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尘世,但心怀远大志向,对于眼前的忧虑却又感到无从适从,这种矛盾心理的苦恼。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思高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抒发,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信念的精神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