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通州》
《发通州》全文
元 / 傅若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燕骑经旬发,吴船此日行。

树知风起色,帆识雨来声。

骤转长林暗,斜分绝塞明。

河流今夜满,无复归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林(cháng lín)的意思:茂密的森林或丛林

分绝(fēn jué)的意思:分割断绝,彻底分离。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归程(guī chéng)的意思:指返回原来的地方或归还的路程。

河流(hé liú)的意思:河流是指大自然中形成的、由水流组成的河道。在成语中,河流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流动、变化或者人们的生活状态。

起色(qǐ sè)的意思:指事物开始出现好转的迹象,有所起色。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知风(zhī fēng)的意思:指对风向有所了解,能够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发通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行舟启程时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燕骑经旬发”以“燕骑”借指行旅,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旅程的开始;“吴船此日行”则点明了地点与行动,将读者带入一个即将启程的场景中。

接下来的两句“树知风起色,帆识雨来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树木和帆船以感知能力,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对行舟的影响。树木因风吹而变色,帆船则能听到来自风雨的预告,这种巧妙的比喻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深化了对自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思考。

“骤转长林暗,斜分绝塞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行舟穿越密林与远山的景象。树林在疾风中变得模糊,而远处的边塞在斜阳下显得格外明亮,对比鲜明,既展现了旅途的艰难,又蕴含着对远方的向往与期待。

最后,“河流今夜满,无复滞归程”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行程的乐观态度。河流今夜涨满,意味着旅途顺利,不再有阻碍归程的担忧,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深切感受,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傅若金

傅若金
朝代:元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生辰:1303—1342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猜你喜欢

访怀遇师

独隐重岩里,全无物役心。

禅因秋月悟,诗对晚云吟。

访古猿惊锡,抛生鸟上林。

相知今十载,不惮远来寻。

(0)

同钱则父登郡城观予所和梅仲潜金山吊东鲁林表民逢吉诗淮民同赋一绝

水落寒沙晚照收,沙边谁复舣孤舟。

鲍昭自作芜城赋,难写江南不尽愁。

(0)

病目

病目两旬馀,深斋只另居。

客知多寄药,妻劝少看书。

畏热灯羞近,贪凉发屡梳。

平生心喜菊,因此剩栽锄。

(0)

送人之湘阴谒知己

一声歌未断,江动欲潮生。

是月寒露下,故人湘水行。

沙云晴见雁,船火夜闻筝。

谢令应相喜,先期发吏迎。

(0)

送林云岫归省

西风吹客衣,束担出王畿。

千里莫嫌远,几人犹未归。

山空秋鹤瘦,天阔暮云飞。

料得还家日,将诗寿綵闱。

(0)

适越留别

江亭饮罢起离愁,何事西风又越游。

潮信欲来人欲去,夕阳红蓼满汀洲。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