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按兹郡,强禦宁汝畏。
恐被蛟虎徒,匿形知暂避。
不埋张纲轮,徒揽范滂辔。
不遂(bù suí)的意思:事情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式或计划进行,不顺利。
长桥(cháng qiáo)的意思:指长而宽阔的桥梁。
澄清(chéng qīng)的意思:指通过解释、证明等方式来消除误解或疑虑,使事情变得清楚明了。
当离(dāng lí)的意思:指两者相距不远,即将分离或即将离开。
得无(dé wú)的意思:没有不...的
抚治(fǔ zhì)的意思:平抚和治理。
高义(gāo yì)的意思:指高尚的道义、正义。形容人品高尚,行为正直,不屈服于利益的诱惑。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湖山(hú shān)的意思:湖山是指湖泊和山脉,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绝尘(jué chén)的意思:指超越尘埃,高出一等的意思,形容出类拔萃,超群出众。
空翠(kōng cuì)的意思:形容山水景色清新秀丽。
廊宇(láng yǔ)的意思:指宫殿、庙宇、楼阁等建筑物,也泛指大型建筑物。
离乱(lí luàn)的意思:指事物分离,混乱无序的状态。
连州(lián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连续多次取得胜利或成功。
凛凛(lǐn lǐn)的意思:形容寒冷、严寒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势威严、严肃庄重的样子。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缅怀(miǎn huái)的意思:怀念并表达对逝去的人或事物的敬意和思念。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匿形(nì xíng)的意思:隐藏真实身份或形象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晴波(qíng bō)的意思:指晴朗的天气和平静的波浪,形容景色美丽、天空明朗、水面平静。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生理(shēng lǐ)的意思:指人体的生命机能和生物学特性。
升堂(shēng táng)的意思:指晋升到更高的地位或更高的级别。
为害(wéi hài)的意思:指坏人或坏事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或损害。
无意(wú yì)的意思:没有意识到或没有目的地做某事,不经意的,无意识的。
相得(xiāng de)的意思: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形容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使整体更加完美。
炎炽(yán chì)的意思:形容火焰旺盛,燃烧得非常猛烈。
仰高(yǎng gāo)的意思:仰望高处,向上追求进步和成功。
义兴(yì xīng)的意思:义兴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忠诚、勇敢。形容人有正义感,能够勇往直前,不畏困难。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壮气(zhuàng qì)的意思:指人的气概豪壮,意志坚强,不畏艰难困苦。
自弃(zì qì)的意思:指一个人自己放弃自己,不再有信心或毅力去做某件事情。
作祟(zuò suì)的意思:指恶鬼或邪灵在人间作恶,引发不幸或困扰。
这首元代诗人瓜尔佳之奇的《题周孝侯庙》诗,描绘了对周孝侯庙的景仰之情,以及对周孝侯高尚品德的追忆与赞美。
首句“长桥涨晴波,南山滴空翠”,以长桥和晴波起笔,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桥上波光粼粼,山色空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清风孝侯祠,六月薄炎炽”两句,将视线转向孝侯祠,即使在炎热的六月,清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仿佛能感受到周孝侯的英灵仍在守护着这片土地。
“苍然拥乔木,廊宇深以邃”描绘了庙宇内的景象,苍翠的树木环绕,廊宇深邃,给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感觉。步入庙堂,“升堂拜遗像,凛凛增壮气”,诗人恭敬地拜见周孝侯的遗像,感受到其威严与壮烈,内心充满敬仰之情。
“缅怀绝尘姿,跅㢮几自弃”表达了对周孝侯非凡人格的追忆,即使在困境中也坚守自我,不轻易放弃。“一念狂圣分,千秋仰高义”赞扬了周孝侯的高尚情操,他的行为被后人铭记千年。
“义兴阻湖山,从古劳抚治”提到义兴地区因湖山阻隔,历来治理不易,而周孝侯正是在此地留下了深刻的治理痕迹。“况当离乱后,生理多不遂”指出在战乱之后,百姓生活多有困难,周孝侯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连州虎为害,接浦蛟作祟”描述了周孝侯面临的自然与社会挑战,他不仅需应对虎患,还需对抗水中的蛟龙,展现了其卓越的治理能力。“故国神所游,阴相得无意”暗示周孝侯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仍在故土游荡,默默守护。
最后,“我来按兹郡,强禦宁汝畏”表明诗人来到此地,决心加强治理,不再畏惧任何困难。“恐被蛟虎徒,匿形知暂避”表达了对过去治理者的敬意,同时也暗示自己会勇敢面对挑战。“不埋张纲轮,徒揽范滂辔”借用历史典故,表达自己不会像张纲那样被权力所束缚,而是会像范滂那样追求正义。“澄清怅何时,留诗志予愧”则表达了对治理成效的期待,同时留下诗歌作为对自己的鞭策与愧疚的记录。
整首诗通过描绘周孝侯庙的环境,赞美周孝侯的高尚品德,以及对治理地方的贡献,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治理者应承担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