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卜算子》
《卜算子》全文
清 / 袁绶   形式: 词  词牌: 卜算子

红疏槛外花,绿减庭前树。

雁背斜阳不明,秋老蒹葭浦。

掩却小屏山遮断来路

刮地西风酿暮寒,又听潇潇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明(bù míng)的意思:不清楚、不明了

刮地(guā dì)的意思:形容风势非常猛烈,吹得地面上的东西都被刮起来。

蒹葭(jiān jiā)的意思:指茂盛的草木。

来路(lái l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不明确或者不能确定。

屏山(pí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景象。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潇潇(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连绵不断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遮断(zhē duàn)的意思:阻止、阻挡、切断。

鉴赏

这首《卜算子》由清代诗人袁绶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中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红疏槛外花”,以“红”字点明了秋天的色彩,暗示着花朵虽稀疏但仍能感受到其生命力的顽强。接着“绿减庭前树”,绿色逐渐减少,预示着秋季的来临,树木也渐渐褪去夏日的繁茂,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雁背斜阳淡不明,秋老蒹葭浦。”这两句通过雁群南飞和夕阳西下,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氛围,同时“淡不明”的夕阳与“秋老”的蒹葭浦相映成趣,既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掩却小屏山,遮断愁来路。”诗人通过设置屏风,巧妙地将心中的愁绪与外界隔绝开来,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情感的自我保护,也暗示了在面对自然界的变迁时,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刮地西风酿暮寒,又听潇潇雨。”西风劲吹,带来阵阵寒意,而潇潇的雨声则进一步加重了这份寒冷与孤独。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深秋的气候特点,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郁,仿佛外界的自然环境与诗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共鸣,共同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悲凉的意境。

综上所述,《卜算子》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深秋时节特有的凄美与哀愁,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流转、季节更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袁绶
朝代:清

浙江钱塘人,字紫卿。袁枚孙女。幼读祖父诗,辄怡然意开。所为诗沉著痛快,无闺阁气。有《簪芸阁诗稿》。
猜你喜欢

宝阁尚书凌公挽诗

未识嵇中散,今无元鲁山。
宦游真恨晚,逸驾竟难攀。
阅月推评旦,闻风尚起顽。
九原那可作,苍弁亦推颜。

(0)

丁未礼部贡院监门次张伯子判院韵兼简正甫判

金门误喜缀朝班,犹自尘劳债未还。
晓漏惊催门外鹄,春蚕空想管中斑。
群公神遇无全目,老我旁观只汗颜。
安得仙人修月斧,与君携手到中间。

(0)

出郊迓倅车暮归二首

轧轧篮舆迫暮归,前村灯火渐依稀。
溪边默数黄牛过,烟际遥看白鸟飞。
把酒无人风落帽,荷锄有客露沾衣。
关门山寺知何许,忽听钟声度翠微。

(0)

冬至后五日夜雪复作再用韵

银烛生花香雾收,中堂密坐促貂裘。
羊羔儿酒浮琼斝,牛尾狸酥映玉舟。
扶醉缓歌金缕曲,怕寒催下画帘钩。
纷纷扰扰成何事,且斗尊前一笑休。

(0)

故安国夫人挽诗

雅趣工书画,高怀陋鼎钟。
家声推两大,壼范见三从。
贤得鲁侯配,荣开安国封。
平生耽静胜,宸翰焕鸾龙。

(0)

和劝农诗

世故偶夷险,吾行无介通。
谁为青眼旧,人想翠眉浓。
风雨花时过,溪山酒圣中。
何时莲荡里,共把碧弯筒。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