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乡二首·其二》
《湖乡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陶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处人还聚,生涯日渐忙。

洗鱼腌作鲊,切藕曝为粮。

野纻栽临屋,家凫浴满塘。

掩门儿女坐,灯下补衣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补衣(bǔ yī)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季节里添加衣物,以保暖。

处人(chǔ rén)的意思:处人指的是能够与人相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凫浴(fú yù)的意思:凫浴意指鸭子在水中洗澡,比喻人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安居乐业。

门儿(mén ér)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非常精明、机灵。

日渐(rì jiàn)的意思:逐渐地、渐渐地

生涯(shēng yá)的意思:人的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或事业。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湖乡二首(其二)》描绘了湖乡日常生活的宁静与勤劳。首句“熟处人还聚”写出了乡亲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聚集,显示出社区的和谐与亲近。次句“生涯日渐忙”则点出尽管生活忙碌,但人们依然乐在其中。

接下来的两句“洗鱼腌作鲊,切藕曝为粮”,通过具体的农事活动——腌鱼和晒藕,展现了湖乡人家的自给自足,以及对食物的精细处理。这里的“鲊”是用盐渍鱼,“曝”则是晾晒的意思。

“野纻栽临屋,家凫浴满塘”进一步描绘了湖乡的自然环境,野麻生长在房屋附近,家鸭在池塘中戏水,画面生动而富有田园诗意。

最后两句“掩门儿女坐,灯下补衣裳”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家人围坐门前,灯光下妇女正在缝补衣物,体现了家庭的和睦与勤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湖乡生活的平凡与质朴,既有劳动的辛劳,又有生活的乐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作者介绍

陶安
朝代:明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猜你喜欢

吕与叔学士挽词

言中谋猷行中经,关西人物数清英。

欲过叔度留终日,未识鲁山空此生。

议论凋零三益友,功名分付二难兄。

老来尚有忧时叹,此涕无从何处倾。

(0)

戏用晁补之韵

昔我尝陪醉翁醉,今君但吟诗老诗。

清诗咀嚼那得饱,瘦竹潇洒令人饥。

试问凤凰饥食竹,何如驽马肥苜蓿。

知君忍饥空诵诗,口颊澜翻如布谷。

(0)

次韵子由与颜长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种柳

平明坐衙不暖席,归来闭阁闲终日。

卧闻客至倒屣迎,两眼蒙笼馀睡色。

城东泗水步可到,路转河洪翻雪白。

安得青丝络骏马,蹙踏飞波柳阴下。

奋身三丈两蹄间,振鬣长鸣声自乾。

少年狂兴久已谢,但忆嘉陵绕剑关。

剑关大道车方轨,君自不去归何难。

山中故人应大笑,筑室种柳何时还。

(0)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二

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镜寒。

何处霜眉碧眼客,结为三友冷相看。

(0)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其二五郡

古观正依林麓断,居民来就水泉甘。

乱溪赴渭争趋北,飞鸟迎山不复南。

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蚕。

汝师岂解言符命,山鬼何知托老聃。

(0)

挽故开府节使观文赵公二首·其一

杵臼孤无食,诗书卒致身。

佩琴重化蜀,衣锦却归鄞。

不废先君养,难忘旧日贫。

公卿如匹士,伯父更何人。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