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周鼎代方文美送荥阳阴玺下第归》
《周鼎代方文美送荥阳阴玺下第归》全文
明 / 姚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与尔业同经同期虎榜荣。

相看失意为别多情

伐木歌黄鸟,看花玉觥

驱车宛洛,吾棹亦南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伐木(fá mù)的意思:砍伐树木。

虎榜(hǔ bǎ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中排名靠前的人或事物。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南征(nán zhēng)的意思:南征是一个表示向南征战或征服南方的成语。

驱车(qū chē)的意思:指乘车前往某地。

失意(shī yì)的意思:指遭遇挫折或失败,心情沮丧、不如意。

同期(tóng qī)的意思:指同一时期、同一阶段的人或事物。

同经(tóng jīng)的意思:指相同的经历或境遇。

宛洛(wǎn luò)的意思:形容山势曲折迂回。

为别(wéi bié)的意思:离别、分别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玉觥(yù gōng)的意思:玉觥是指用玉石制成的觥,觥是古代的一种酒器,用来盛放酒。这个成语比喻珍贵的礼物或珍贵的赠品。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姚绶为友人阴玺落第归乡所作的送别诗。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理解与慰藉,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与尔业同经,同期虎榜荣”,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学业上的共同经历和对将来一同荣耀于科举榜单的期许。次联“相看虽失意,为别谩多情”,则在失意的现实面前,诗人仍以深情相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接下来,“伐木歌黄鸟,看花倒玉觥”两句,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渲染离别的氛围,伐木声与黄鸟的歌声交织,看花饮酒,增添了几分离别的哀愁与浪漫。最后,“驱车向宛洛,吾棹亦南征”预示着友人即将踏上归途,而诗人自己也将南行,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旅程的关切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落第的同情,也有对未来的乐观期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浓厚的离别氛围,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姚绶

姚绶
朝代:明   字:公绶   号:谷庵   籍贯:浙江嘉兴大云寺   生辰:1422—1495

姚绶(1422—1495)明代官员、书画家。字公绶,号谷庵,又号仙痴、丹丘生、谷庵子、云东逸史,汉族,浙江嘉兴大云寺人。顺八年进士,官监察御史。著有《谷庵集》、《云东集》、《天人合旨》、《姚御史诗文》。
猜你喜欢

陆右丞君实挽诗

立事宁将败事论,在边难与在朝分。
从来大地为沧海,可得孤臣抱幼君。
南北一家今又见,乾坤再造古曾闻。
他年自有春秋笔,不比田横祭墓文。

(0)

题中山出游图

髯君家本住中山,驾言出游安所适。
谓为小猎无鹰犬,以为意行有家室。
阿妹韶容见靓妆,五色臙脂最宜黑。
道逢驿舍须少憩,古屋无人供酒食。
赤帻乌衫固可烹,美人清血终难得。
不如归饮中山酿,一醉三年万缘息。
却愁有物觑高明,八姨豪买他人宅。
待得君醒为扫除,马嵬金驮去无迹。

(0)

仆为虚谷先生作玉豹马先生有时见酬极笔势之

南山有雄豹,隐雾成变化。
奇姿惊世人,毛物亦增价。
天上房星浥瑞光,孕成白马而黑章。
为谁容易来中国,风雪天山道路长。
头为王,欲得方。
目为相,欲得明。
脊为将军欲得强,腹为城郭欲得张。
绝怜此马皆具足,十五肋中包肾肠。
嗟予老去有马癖,岂但障泥知爱惜。
千金市骏已无人,秃笔松煤聊自得。
君侯昔如汗血驹,名场万马曾先驱。
山林钟鼎今何有,岁晚江湖托著书。
白云未信仙乡远,黄发鬖鬖健有余。
饮酒百川犹一吸,吟诗何嫌万夫敌。
我持此马将安归,投之君侯如献璧。
君侯作诗凛驰鹜,八荒满盈动雷雨。
定知此马知此意,独欠老奚通马语。
曹将军,杜工部,各有一心存万古。
其传非画亦非诗,要在我辈之襟期,君侯君侯知不知。

(0)

乙酉元日游长春宫奚真人所居之地雕砌文礎皆

元日能关一日开,解鞍杖策访云端。
树冲剑气千秋老,泉遇松声六月寒。
朝市未妨閒野乐,山村犹恨世途难。
凄凉龙德宫中石,装点琳宫处道冠。

(0)

得家问

乍喜平安报,俄增放逐愁。
亲闱万晨老,客境四时秋。
意往形空在,诗成影自酬。
东风岩濑在,不是欠扁舟。

(0)

自沟河乃旧日南北分界之地

万里封疆到白沟,祖宗犹拟复幽州。
他年海岛无归处,谁解捐躯为国谋。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