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存(bù cún)的意思:不存在、无法实现
门庭(mén tíng)的意思:指门前的庭院,也泛指门前的场所。形容门庭繁忙,人多车辆杂乱。
骗石(piàn shí)的意思:指以假乱真,欺骗他人。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庙(sān miào)的意思:
指古代大夫为供祀祖先所立之庙。《礼记·王制》:“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礼记·祭法》:“大夫立三庙二坛,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享尝乃止。” 清 方苞 《教忠祠规序》:“古者建国始得立五庙。 北宋 以前犹有四庙、三庙、二庙之制。”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风》《雅》行於三庙而《颂》声絶,乐乃亡矣。”
俗尘(sú ché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世俗之事,也表示凡俗、尘世间的琐碎事物。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李景让行为的不满与批评。首句“终日清风耸搢绅”描绘了李景让在位时的清廉形象,比喻他如同清风一般,令人敬仰。然而,“不存骗石远他人”一句转折,暗示李景让虽然表面上清廉,实际上却可能暗藏私心,不愿与他人分享权力或利益。
接下来的“如何议欲迁三庙”,进一步揭示了李景让的真正意图。这里的“三庙”通常指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庙宇,迁移三庙意味着对传统秩序的挑战或破坏。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李景让试图改变既定规则、颠覆传统秩序行为的质疑和批评。
最后一句“却使门庭有俗尘”是对李景让行为后果的总结。这里的“俗尘”象征着世俗的污浊和混乱,诗人认为李景让的行为不仅没有带来清风般的正面影响,反而使得原本清净的朝廷环境变得污浊不堪。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深刻地揭示了李景让行为的虚伪性和破坏性,表达了作者对于维护传统秩序和道德纯洁性的坚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