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衔春旭,东蟾伫上元。
郊镫真足赏,民俗藉堪论。
清宵閒点笔,爆竹听村村。
底须(dǐ xū)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情况或底层的内情。
点笔(diǎn bǐ)的意思:指写字时的点画和勾画,也比喻写文章时的点睛之笔。
还淳(huán chún)的意思:指人品纯朴、言行正直,不做伪装或虚假。
乐存(lè cún)的意思:快乐地生活并保持积极的心态,不受外界困扰而自得其乐。
民俗(mín sú)的意思:指民间传统的习俗和风尚。
南门(nán mén)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刚直,不畏强权,坚持正义。
其间(qí jiān)的意思:指两个时间或事件之间的时期或过程。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亭轩(tíng xuān)的意思:指亭子和轩子,泛指休息、观赏、聚会的场所。
同乐(tóng lè)的意思:一同欢乐,共同享受快乐的时刻。
行宫(xíng gōng)的意思:行宫指的是皇帝或高官的行宫。
藻缋(zǎo huì)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文辞华丽、辞藻丰富。
此诗描绘了涿州行宫傍晚的景色与氛围,充满了浓厚的田园诗意和皇家气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从南门出发,行至远原边的行宫,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
“涿郡出南门,行宫向远原。” 开篇即点明地点与行程,行宫位于辽阔的原野之上,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感。接下来,“底须事藻缋,亦自有亭轩。”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认为无需过多装饰,自然之美自成一格,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更添几分雅致。
“西岭衔春旭,东蟾伫上元。” 描绘了日落时分,西边山岭与初升的朝阳相接,东方则有月光静待夜幕降临的情景,生动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接着,“郊镫真足赏,民俗藉堪论。” 指出了郊外的灯火是值得欣赏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当地民风民俗的丰富多样。
“岂不还淳念,其间同乐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淳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共享欢乐的情感。最后,“清宵閒点笔,爆竹听村村。” 描述了夜晚诗人悠闲地提笔写作,远处村庄传来的爆竹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夜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民间生活的关注,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