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四 明 月 岩 永 昌 上 人 宋 /顾 逢 杖 锡 游 方 外 ,丛 林 历 几 春 。息 心 修 道 者 ,铁 脊 坐 禅 人 。泉 落 岩 千 丈 ,天 空 月 一 轮 。眼 前 清 境 界 ,不 识 世 间 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禅人(chán rén)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人,也泛指修行佛教或道教的人。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境界(jìng jiè)的意思:境界指一个人的修养、素质、水平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
前清(qián qīng)的意思:指事物在发展或变化之前,已经有迹象或预兆出现。
千丈(qiān z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高或非常深。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息心(xī xīn)的意思:平静心情,安抚内心的烦躁和不安。
修道(xiū dào)的意思:修行佛教、道教或其他宗教的方法和方式,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一轮(yī lún)的意思:一轮指的是太阳升起或落下的一轮光芒,也可比喻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一个周期。
游方(yóu fāng)的意思:指僧人、道士等出家人四处游历,传教或修行。
杖锡(zhàng xī)的意思:指拄着拐杖的老人,用以比喻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
坐禅(zuò chán)的意思:指修行佛法时,打坐静思,专心默念佛号。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顾逢所作的《赠四明月岩永昌上人》。诗中描绘了一位云游四方、在深山丛林中修行的僧人形象。"杖锡游方外"写出了僧人持杖独行,远离尘世的洒脱;"丛林历几春"则暗示了他长时间的修行岁月。"息心修道者,铁脊坐禅人"进一步刻画了他专心致志、坚韧不拔的修行状态,"铁脊"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他打坐时的坚定与毅力。
后两句"泉落岩千丈,天空月一轮"运用自然景象,以壮丽的山水衬托出修行环境的清幽和寂静,同时也寓含着禅意,月光与泉水共同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最后,"眼前清境界,不识世间尘"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僧人超然物外、心境清澈的赞美,认为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已经达到了忘却世俗纷扰的高远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宁静与深远,以及诗人对其精神追求的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自病目閒居寡欢丁未岁初度试展余真命酒相对嗟岁月之不留悼面目之非旧因戏为问答以自释焉
形体本天赋,全生无少缺。
去冬婴祸罹,一眚肆微孽。
药石岂不良,终焉左其眜。
譬彼阳光微,有星俄尔孛。
子虽我寓形,自来相附结。
如何视得丧,曾不致悲说。
将非坐斯累,乃与子乖别。
恝然如无情,默尔斯结舌。
子应徇世情,盛衰因改节。
有情与无情,毕竟同归灭。
慷慨奏清谣,轻云蔽明月。
我生非孕育,因君试经营。
形神日相向,如影长随身。
君惟昩调燮,气淫斯疾臻。
胡为不自省,乃独尤我云。
我不与君厚,举世谁复亲。
改节或他人,匪为我与君。
我虽具形似,生而无性情。
休戚殊不知,是非安得言。
病目固为患,未足伤君生。
励志苟不衰,存贤没称神。
废视传春秋,圣门名素臣。
视日能不瞬,亡宋实斯人。
乃知善与恶,岂由盲不盲。
君其务自勖,我亦同令名。
《余自病目閒居寡欢丁未岁初度试展余真命酒相对嗟岁月之不留悼面目之非旧因戏为问答以自释焉》【明·史鉴】形体本天赋,全生无少缺。去冬婴祸罹,一眚肆微孽。药石岂不良,终焉左其眜。譬彼阳光微,有星俄尔孛。子虽我寓形,自来相附结。如何视得丧,曾不致悲说。将非坐斯累,乃与子乖别。恝然如无情,默尔斯结舌。子应徇世情,盛衰因改节。有情与无情,毕竟同归灭。慷慨奏清谣,轻云蔽明月。我生非孕育,因君试经营。形神日相向,如影长随身。君惟昩调燮,气淫斯疾臻。胡为不自省,乃独尤我云。我不与君厚,举世谁复亲。改节或他人,匪为我与君。我虽具形似,生而无性情。休戚殊不知,是非安得言。病目固为患,未足伤君生。励志苟不衰,存贤没称神。废视传春秋,圣门名素臣。视日能不瞬,亡宋实斯人。乃知善与恶,岂由盲不盲。君其务自勖,我亦同令名。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0667c6cd988df18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