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丱须知.衣服八篇·其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中税收制度的严苛与百姓生活的艰辛。通过“官中催税急如弦”,形象地描绘了官府催缴赋税的紧迫和严厉,如同紧绷的琴弦一般不容忽视。接着,“纳中还须陪费钱”则揭示了除了直接的税款之外,百姓还需额外支付各种费用,加重了负担。
“若有纰疏并糊药”一句,可能暗指在缴纳赋税时,如果出现任何差错或失误,不仅要承担相应的后果,甚至还要额外支付“糊药”的费用,这里的“糊药”可能是一种比喻,暗示着处理错误时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精神的痛苦。
最后,“忍看捧血满庭鲜”表达了对这种苛政下百姓生活状况的深切同情。这句话中的“捧血”可能象征着百姓因赋税重压而流下的泪水甚至是鲜血,而“满庭鲜”则可能寓意着这种悲惨景象遍布整个社会,鲜有人能幸免。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底层人民的苦难,以及税收制度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哭王质夫
仙游寺前别,别来十年馀。
生别犹怏怏,死别复何如。
客从梓潼来,道君死不虚。
惊疑心未信,欲哭复踟蹰。
踟蹰寝门侧,声发涕亦俱。
衣上今日泪,箧中前月书。
怜君古人风,重有君子儒。
篇咏陶谢辈,风流嵇阮徒。
出身既蹇屯,生世仍须臾。
诚知天至高,安得不一呼。
江南有毒蟒,江北有妖狐。
皆享千年寿,多于王质夫。
不知彼何德,不识此何辜。
丘中有一士二首·其一
丘中有一士,不知其姓名。
面色不忧苦,血气常和平。
每选隙地居,不蹋要路行。
举动无尤悔,物莫与之争。
藜藿不充肠,布褐不蔽形。
终岁守穷饿,而无嗟叹声。
岂是爱贫贱,深知时俗情。
勿矜罗弋巧,鸾鹤在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