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之百里外,势与云俱浮。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北州(běi zhōu)的意思:北方的州县,指边远地区。
碧玉(bì yù)的意思:碧玉是指翡翠这种美丽的宝石,用来比喻美好、珍贵的人或物。
长江(cháng jiāng)的意思:指中国最长的河流,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气势雄伟。
迩来(ěr lái)的意思:指近来、最近的一段时间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复作(fù zuò)的意思:指一个人多次犯错、犯错误重复不断。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里外(lǐ wài)的意思:指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
冥搜(míng sōu)的意思:冥搜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在黑暗中摸索、寻找。形容没有线索或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搜寻。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南服(nán fú)的意思:指南方的服饰,用来形容穿着华丽的衣服。
年登(nián dēng)的意思:指年纪轻轻就在某个领域或职位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盘据(pán jù)的意思:盘踞,占据。
入冥(rù míng)的意思:指人进入深思熟虑的状态,陷入沉思、冥想的境地。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五老(wǔ lǎo)的意思:指五位年长的长者,也可指五个有经验的人。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宝对庐山的向往与游览之情。首句“昔年登少室,我眼凌北州”以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登临少室山的壮丽景象与眼前即将前往的庐山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期待。接着,“迩来十年馀,复作匡庐游”点明了时间跨度,以及诗人对庐山的再次探访,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持久热爱。
“匡庐表南服,盘据长江流”两句,以“表”和“盘据”形象地描绘了庐山在南方的显赫地位,以及它与长江的紧密联系,展现了庐山的地理特征和自然风貌。“望之百里外,势与云俱浮”则通过视觉和动态感的描述,展现了庐山的雄伟壮观,仿佛与云朵一同飘浮于天际,给人以震撼的视觉体验。
“五老未能辨,怀仙入冥搜”中的“五老”指的是庐山上的五座山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庐山神秘与仙气的向往,想要深入探索其奥秘。“明朝杖碧玉,飞上高峰头”则预示着第二天诗人将手持碧玉杖,攀登至庐山的最高峰,以实际行动实现对庐山美景的追求和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庐山的壮丽风光和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姚饭
昨暮浴上虞,今晨饭馀姚。
官期有馀日,我行得逍遥。
盘实剥芡芰,羹鱼荐兰椒。
一鲍老人事,茗饮亦复聊。
扪腹每自愧,莫贤尚箪瓢。
僧垣栖翠微,金碧焕山椒。
龙泓甘可茹,塔铃如见招。
迟留本不恶,况复待晚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