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采莲女子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水中采莲的情态,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浪漫色彩。
“贪看鸳鸯飞,从教水湿衣。” 开篇两句,通过女子对鸳鸯的喜爱与欣赏,表现了她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态度。即使水湿衣裳也在所不惜,体现了女子的率真与洒脱。
“含娇弄莲的,夺得并头归。” 后两句则进一步刻画了女子在采莲时的娇羞姿态和灵巧动作。她轻盈地在水中穿梭,与莲叶嬉戏,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最终,“夺得并头归”,不仅收获了莲子,也收获了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采莲女子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江南水乡的生活情趣和女性的柔美与活力。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孤儿行
孤儿生,孤儿生,命不如,一抔土。
父母在时坐长筵,雷大鼓。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报府。今年护羌,明年击胡虏。
六月来归,不得自言苦。目汁稠浊,头面生疮。
大兄言视饭,大嫂言溉釜。上高堂,不见父与母。
下堂孤儿,泪下如缕。使我朝行薪,暮不得束刍。
顷筐敝漏,缉之用荼。钩折无喙,镰钝无肤。
舍镰拔丛,棘棘断行。复苏刺伤我手,复裂我襦。
自念犹人,谁使为奴。兄嫂如此,为不早去。
下从地下,当复何须。高秋八九,月堕严霜。
百草凋枯,牧竖绝粮。
驱羊下山,逸入他群,不辨所亡。
愿取我羔,莫攘我羊。羊复恋子,箠之不将。
弃箠挽角,羊僵道傍。拽羊回家,兄与嫂睨。
三年不乳,毛尾空长,作何校计。
乱曰:羊鸣一何芊芊。
父母地下,将书寄与兄嫂:尔爱其羊,我爱其子。
《孤儿行》【明·李攀龙】孤儿生,孤儿生,命不如,一抔土。父母在时坐长筵,雷大鼓。父母已去,兄嫂令我报府。今年护羌,明年击胡虏。六月来归,不得自言苦。目汁稠浊,头面生疮。大兄言视饭,大嫂言溉釜。上高堂,不见父与母。下堂孤儿,泪下如缕。使我朝行薪,暮不得束刍。顷筐敝漏,缉之用荼。钩折无喙,镰钝无肤。舍镰拔丛,棘棘断行。复苏刺伤我手,复裂我襦。自念犹人,谁使为奴。兄嫂如此,为不早去。下从地下,当复何须。高秋八九,月堕严霜。百草凋枯,牧竖绝粮。驱羊下山,逸入他群,不辨所亡。愿取我羔,莫攘我羊。羊复恋子,箠之不将。弃箠挽角,羊僵道傍。拽羊回家,兄与嫂睨。三年不乳,毛尾空长,作何校计。乱曰:羊鸣一何芊芊。父母地下,将书寄与兄嫂:尔爱其羊,我爱其子。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1867c675c9d962046.html
甘州令
柳条边,榆叶塞,惊沙自卷。雕羽屋、苦风吹散。
乍寒天,已凄惨,夕阳偏晚。
白羊王,紫驼女,为客作、汉军儿饭。
饮馀杏酪,弄深芦管。好貂裘、乍生春暖。
正玄冰,冻黑水,海州休返。
少卿庐,子卿窖,欲寻去、马愁天远。
月华清
别浦云凉,平沙日淡,短亭薄寒初作。
筝柱慵调,空忆态奴弦索。
玉宇回、千里飞来,风笛唤、一声吹落。谁觉?
料不胜清怨,等闲漂泊。可念芳音辽阔。
又社燕初归,素书难托。结阵横空,细与玉人商略。
送远目,枫树关河,拥愁眠,碧湘楼阁。听却。
奈酒醒欹枕,情怀正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