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河波涌搆桥艰,野舫乘浮过石滩。
负捆牵驮争问渡,满川旅况驻骢看。
这首诗描绘了古北口地区渡河的情景,充满了生动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潮河波涛汹涌,船只在浮水上穿梭,人们肩扛手提,急切地询问渡口的情况,以及满川旅人驻足观看的场景。
首句“潮河波涌搆桥艰”,开篇即以“潮河”点明地点,通过“波涌”描绘出河水的壮阔与湍急,暗示了渡河的不易。“搆桥艰”则直接点出了建造或使用桥梁的困难,为后文的渡河场景埋下伏笔。
次句“野舫乘浮过石滩”,进一步展示了渡河的具体过程。这里的“野舫”指的是简陋的船只,而“乘浮”则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水面上漂浮的状态,与前句的“波涌”相呼应。同时,“过石滩”则暗示了渡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紧张感。
第三句“负捆牵驮争问渡”,描绘了一幅忙碌而紧张的景象。人们肩上背着包裹,牵着驮物,急切地询问渡河的方式和路径,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匆忙。这一句通过“争问渡”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们面对困难时的迫切心情。
最后一句“满川旅况驻骢看”,将视角拉回整个渡河场景,描绘了满川旅人驻足观看的场面。这里的“驻骢”既指人们停下脚步,也暗含了对渡河过程的好奇与期待。这句诗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还通过“旅况”一词,巧妙地将人物的情感与整个渡河活动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浓厚的生活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古北口地区渡河的艰难与繁忙,以及人们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智慧,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